【定义】
当我们与别人讨论一个问题时,常常说着说着就出现分歧,且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展开辩论,最后离主题越来越远。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对讨论当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理解不同,也就是定义不一致,从而观点不一致,分歧由于产生。当我们处理自己事务,进行自我管理时,对一些似事而非的概念有时也同样模糊。概念模糊,则在遇到不同的声音时容易受其影响,A君说的有道理,B君讲的也符合逻辑,C、D、D君的看法也合情合理。此时,如果你对同一个概念没有清晰的定义,很容易迷茫,大脑混乱,意志不坚定。后果之一是,没有发力点,认可A君时,往他说的方向都尝试,听到B君时,改往他说的方向……最终时间与精力都大量消耗,还无有明显的成效,内心稍弱的,也许就放弃继续尝试或挣扎。
例如目标管理,什么是目标管理?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等各种计划?只是列个任务清单就是目标管理?那列出来之后怎么管理,一项项勾选消项?如果只是如此,为什么每年初很多人雄心壮志地写下年度计划,然后到年末又写下”未完成“的叹息?
例如精力管理,听说过吗?有想过为什么时间日程排好了,看似完美,然而实际做起来都力不从心?精力管理到底要管些什么?
例如财富管理,什么是财富?金钱?基金?股票?但我们平常也都是时间和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那么时间和健康算不算财富?
例如人脉管理,平时听多了拓展人脉,人脉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广越好,而鲜少听到人脉管理,因为为默认人脉管理无非就是多跟人保持联系。真的这样吗?
当你明晰了”目标“的定义——你特别想要,然后一步一步推进,且最终达成的人或事,再一个个分解去分析自己以前所谓的目标:它是不是你特别想要的?你做好了一步一步推进的心理与现实准备了吗?最后那个人或事达到/达成没有?如此抽丝剥茧探求核心,你会觉得以前是否想得太多太复杂,搞到自己内心疲惫呢?
当你了解了精力管理的内涵——全情投入,包括体力、情感、精神和意志,根据体力、情感、精神和意志的状态去安排工作,而非机械化都在悲痛或愤怒之时还是依照时间日程里去逼自己完成任务。精力充沛时做难度大的事,整个人长时间绷紧做事时不妨来个小憩。
定义好了财富——除了有价证券、房产等,法律、家规、健康等非物质亦同样是我们的财富,亦同样需要管理。有了这个定义,你的眼光不再只盯着物质看,你会期望把一些好的品质、好的习惯也能传承给下一代。也许也会重新衡量你未来事业发展的规划。
一旦你知道了在人脉管理里,并不是所有的人脉都需要拓展,也并不是所有的人脉你都能拓展,更不是所谓的人脉越多越好,你就不会再每天苦恼如何维护人脉关系,而是有的放矢,放过自己。
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必然是不复杂的,大道至简,它往往能把我们从混乱中拉出来,把我们从茫然疲惫的心态里解放,让我们只管神清气爽地去行动。
【框架】
武林中各路门派都有其独特的招数,尽管我们都说高手都是无招胜有招的,但那也是在一个体系里把各种“术”也即各种招式融汇贯通,且训练得娴熟无比,才能在施展当下表现出无招的表象。“我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说的也是类似的状态。
而在自我管理里面,胡乱地尝试各种零零散散的方法(我更愿意把这些所谓的方法描述成技巧),效率和效果是无法跟一个完善、成熟的框架或体系媲美的。因为零散的技术是由不同的人提出,而提出人也许在最初定义这个概念之时就有不同的观点,透过他们各自的观点去理解概念从而做的行为就很有可能不一样,有时甚至会相互冲突。如果你刚好尝试了两个相互冲突的技巧,只会让你更加混乱。
而一个框架和体系则大大不同。一是相对全面,提出者从方方面面论证或验证过;二是层层推进,符合认识、行为或逻辑的发展。掌握一个框架后,我们把遇到的问题或状况往框架里面套,或反过来用框架去分析所遇之事,节省了寻找思路的时间和精力,实现高效。当然,你得先找到靠谱的框架。具体应用
在目标管理里,
1)明确了“目标”的定义——特别想要的、一步一步推进后达成的人或事;
2)澄清先前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目标不清?风险未判断?出错不调整?
3)遵循“有效果”的上手方式——不听大道理,只要有效果,短期、小量的目标先让自己有信心;
4)通过PORT+RSQC模型检验论证:
P-Purpose:这个目标的目的是什么?即为什么
O-gOal:要达什么目标?即定的目标本身,且能给你带来能量
R-Result:期望什么结果?即目标达成后想得到什么
T-Task:需要做哪些任务?即具体的行动步骤
R-Range:厘清事情的内容和范围,即都要做些什么
S-Schedule: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给出进度
Q-Quality:要达到什么要求
C-Cost:得付出多少/哪些成本
在精力管理里,
1)找到自己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它们在引导你的一举一动
2)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吃好睡好锻炼好,察觉并直面自己的情绪,练习控制
3)全方位训练,训练结构化思考能力,用六点工作制训练”要事第一“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亦训练自己的感知、审美和创作能力
4)不纠结无意义的人和事,为自己真正在乎的,全力以赴,同时有张有弛
5)做一件事时心无旁骛
6)结果导向做检验
在财富管理里,
1)关注风险,风险不只是财务上的,还有非财务的如国家政策、婚姻、健康、意外等
2)保有现金流,资产的流动性能让人面对困难时更从容
3)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时势的把控能力,也就能分辨出消息的真伪
4)捋清自己的财富现状,才能有下一步的管理
5)7个定投计划:社保+意外身价+重疾医疗+教育+养老+基金+房产按揭
6)教育是对自己和未来最大且最好的投资
在人脉管理里,
1)人脉=在当时帮助你解决麻烦问题的人
2)人脉管理=积累帮我解决麻烦问题的人的资源,不一定是直接解决问题的人,可以是一个中介角色
3)人脉里的五层金字塔结构:可关注-->可互动-->可初利用-->可合作-->可深交,要划分你的人脉都位于哪一层
4)维护人脉的套路:感情交换(亲友),资源交换(资源互补),事事交换(互帮),金钱交换(付费服务),投资交换(潜力股)
5)时间上断舍离维护:不同的阶段交往不同的人
6)场景结构化维护:功能的结构化——事业、生活等功能-->链接的中心化——人脉与人脉之间用节点建立链接-->运营的生态化——搭建产业
【专注】
目标管理告诉你:目标定在远方,你尽管盯着它风雨兼程,那时眼前的困难都不再重要
精力管理告诉你:做一件事时全力以赴,不分心,提高时间纯度
财富管理告诉你:做好自己的基本定投计划,用好雪,在时间的长坡上慢慢滚出个大雪球,不贪不惧
人脉管理告诉你:你来,我陪;你走,我送,把时间留在当下最有价值的人脉上
【行动】
学习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在反复地回顾中,已对四个概念刷新了定义,并用上述框架拨开了一些迷思。初定了几个目标,还在探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盘点了自己的财务状态,也正在梳理自己的人脉,并将持续、刻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