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口就暴露年龄的问题:“你看过《神探狄仁杰》吗”?
这一部火了六年、连载了四部、总数162集的系列连续剧在当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把狄仁杰的“神探”人设扎根在观众心中的坚实基础。
在后来,大量有关于狄仁杰的影视作品前赴后继的搬上荧屏。如《少年神探狄仁杰》、《名侦探狄仁杰》、《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神探狄仁杰前传》等等,无一不在打造狄仁杰“神探”身份的路上越走越远。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狄仁杰已经是一代人心中“神探”的代名词。只要有狄仁杰在的地方,就没有解不出、破不了的谜案。他擅长推理、分析准确,探案风格自成一派,可以说是聪明绝顶、料事如神。更别提因为其中一部电影中狄仁杰的扮演者——赵又廷的演绎,让万千少女对狄仁杰的美貌又增添了几分遐想。
然而,对于“侦探”人设,狄仁杰只想说:“你们是认真的吗”?
“神探”谣言从何而来?
想要破除狄仁杰的“神探”谣言,第一步就是要追本溯源,抓住谣言的“制造者”。
实际上,声名赫赫的狄大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个“神探”的美名,这全都拜一个外国人所赐。
这位促成狄大人获得“神探”之名的外国人,他名叫罗伯特·汉斯·古利克,是一位荷兰人,这位荷兰人的名字你也许并没有听说过,不过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大家或许就不陌生了,罗伯特·汉斯·古利克的中文名字叫做高罗佩(1910~1967)。
高罗佩的正当职业是荷兰的一位外交官,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小说家和汉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罗佩作为外交官被派往日本。在日本的三个年头里,不知道这位外交官哪里来的兴致,竟在日本国内成功地翻译了一部中国的小说,那是中国清代的一部公案小说,名字就叫《狄仁杰破解三桩谋杀案》。
小说讲述的是唐朝名称狄仁杰断案的故事,而高罗佩所翻译的这部小说,最后也成为了他创作《大唐狄公案》的蓝本。人们熟悉狄仁杰,并且使得狄仁杰获得“神探”之名,都要归功于这部《大唐狄公案》。
只是这部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大唐狄公案》,名字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作者——高罗佩竟然是一个荷兰人。
原来狄大人的“神探”之美誉,竟是得益于一名外国人的“馈赠”。
荷兰人高罗佩不仅是狄仁杰“神探”谣言的制造者,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传播者。他的这一部《大唐狄公案》在世界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公案小说改写成了富有西方特色的侦探小说,受到许多西方人的追捧。
不带一点夸张成分的说,近代荷兰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唐狄公案》这本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并非中国清代文人所写的《狄公案》,清代文人所写的《狄公案》属于中国传统的公案小说,而荷兰人高罗佩所创作的《大唐狄公案》则是向西方人刻画了一个中国的“福尔摩斯” 。
“神探”的真实身份?
破除“谣言”的第二步,就是指明狄仁杰的真实身份,事实胜于雄辩。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狄仁杰的一句台词,就能够表明出他的真实身份:“代表法律制裁你!”
古往通今,除了国家的领导人,敢自诩为“法律的化身”的人只能是法官。
而狄仁杰是那刚正不阿,清明廉洁的大法官。
在凤仪年间,狄仁杰被任命为大理寺寺丞。所谓大理寺,其实与佛教的寺院并无关联,“理”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意思是掌刑;而“寺”有朝廷的“廷”之含义。简单说,大理寺就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寺丞狄仁杰就是里头的最高法官。
虽然狄仁杰确实在司法系统工作过,但是他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司法机关,而司法机关主要的工作的是审判,真正的探案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的。所以他的贡献主要存在于审判案件,而不是刑侦侦查。所以,历史上的狄仁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侦探,虽然这二者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侦探更像是古时候的捕快,而狄仁杰是寺丞,是依据捕快呈交上来的证据来审判案件的。
狄仁杰担任大理寺寺丞之时正是武则天统治时期。他明辨是非,秉公执法,解决了大量的奇案、冤案。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余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狄仁杰也因此成为举朝闻名的“断案如神的大法官”,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大理寺寺丞是狄仁杰踏入仕途的开端,他先后经历了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时代,任过多个职位,而他的政治生涯巅峰是在武则天时期。
何以被武帝尊称为“国老”?
狄仁杰出生于唐太宗贞观是四年,这一年,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两岁,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他的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狄仁杰所处的唐前朝,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前面的魏晋南北朝往往依赖于贵族势力,当官靠的是家族势力,王朝建国和延续统治也需要这些大贵族的拥护,即便改朝换代也不耽误各位的荣华富贵。
到了隋唐时期,情况就有了极大的而变化,尤其是在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是在普通出身的官僚的支持下登上皇帝的位置,支持她的多半是以一些出身非贵族或者没落贵族家庭的普通中低级官员。武则天的成功即位,宣告东汉后期以来持续百年的贵族统治宣告瓦解,普通家庭出身的官员占据主流。
狄仁杰此时当官,可谓是恰逢其时。狄仁杰虽出身于名门望族太原狄氏,家族中人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当官,但是到了十六国时期,家族没落,狄仁杰先祖从世代居住的甘肃举家搬迁到太原。在高宗闲庆年间进京赶考,从此开启它的政治生涯。
唐代科举,最主要的两个科目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明经科主要考的是儒家经典,狄仁杰能高中,说明他的经学功底相当不错。
狄仁杰高中之后,出任汴州判佐,早年间狄仁杰曾遭人诽谤暗算,诬陷谋反,但是狄仁杰仍然不改初心,勤勤恳恳履行自己的职责。工部尚书阎立本时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审问之时发现狄仁杰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称赞道:“孔子说:‘观过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后在阎立本的推荐下,担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等职,官至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
公元696年,契丹作乱,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一时间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任刺史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人听闻后,退兵而去。不久,狄仁杰改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书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后来,狄仁杰能够步步高升,依靠不仅仅是武则天的一路提拔,更是因为他自身过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不过做武则天的宰相可不是一件美差。武则天在位期间共杀了14个宰相,还“心慈”地流放了9个,堪称“宰相杀手”。《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记载,狄仁杰上任时,武则天就先试探地问道,尽管你的工作很出色,却也有人告状,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连忙谢罪,说:“陛下认为臣有过错,臣当改正;现在陛下明白臣本无过错,实是臣之大喜。至于说我坏话的人,臣不愿知道。””连武则天都认为狄仁杰实在是个忠厚长者,胸怀坦荡。
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来狄仁杰病重,武则天无数次探望,最终狄仁杰还是先她而去。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并废朝三日。此后,朝廷每每遇到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叹道:“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结语: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从进京赶考踏入仕途,到被一代女帝尊称为“国老”,他的政治生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
虽然他留给后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于对李唐皇朝的恢复,但是他在武则天称帝期间,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狄仁杰是尽忠职守,公正廉明,不负其“国老”之名。武则天当年为了篡权夺位而施行的诸多暴政、改弦更张,到晚年政治颇有起色,后称“贞观之治”,这里面狄仁杰担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不论是对史料的误读也好,还是影视剧的误导也罢,狄仁杰的一生绝不是仅仅用“神探”二字就能概括的,他的才能和智慧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