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秋,孙多慈报考的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落榜,经宗白华介绍作为旁听生进入了艺术专修班,授课老师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徐悲鸿大师(本来落榜后她的父亲想让宗白华引荐给潘玉良的,因与徐悲鸿相熟,就引荐给了徐悲鸿,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缘呢)。最初的孙多慈并没有引起徐悲鸿注意,因为她长得并没有多出众,画也并非出众。
一次偶然的写生课,让他们有了那一瞥的对视,从此孙多慈的清澈双眸成为他的念念不忘,孙多慈眼中的忧郁成为他的多情种子。孙多慈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性格中带了些许的软弱。
一段不该有的婚外恋,一段沸沸扬扬的的民国师生恋就此拉开帷幕。
他们一起作画,一起写生,她成为他躲避自己糟糕婚姻的港湾,他是她精神的生活上的依靠,情感上的寄托。
了解徐悲鸿的人可能都知道他的这段师生恋,也知道他为她作了多幅画像,包括有名的《孙多慈像》和《台城月夜》。可惜这两幅画已不存于世,后人无法目睹他们的情浓于画,不过从其他很多徐悲鸿作品中还是能感受的出他对孙的深情(虽然我也欣赏不来那些画,只是感觉一个人愿意为你作画,多半是爱的热烈,还记得大学时候羡慕了好久同学收到的那副画像)。
1931年7月,孙多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正式成为徐悲鸿的学生。此后的4年,孙多慈和徐悲鸿的恋情也一直持续,只不过这一段恋情维持的艰难,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经常到学校找孙多慈的麻烦,而徐悲鸿常常需要离开南京到其他地方写生,讲学,无法照顾和保护孙多慈,孙多慈只得忍受着因她而起的愤怒。求学的这四年,孙多慈的弟弟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夭折,母亲又患病,父亲苦受牢狱之灾不知何时得以出来(孙多慈父亲孙传瑗,因与孙传芳续过家谱,被南京政府关押)。这一连串的家庭变故,幸亏有徐悲鸿陪在孙多慈身旁,他不止给予她感情上的寄托,也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孙多慈在一边承受家庭的不幸,一边承受着正牌夫人蒋碧薇的发难,依靠着徐悲鸿给的爱与照顾读完了她的大学。孙多慈毕业时,徐悲鸿要带学生出国参观学习,他趁机想让孙多慈一同出国,继续深造,同时也可以让两个人远离蒋碧薇,所以他积极办理孙多慈出国留学手续,只不过这事被蒋碧薇知道,终究被破坏。
两人分开后,他们在信中互诉离别之苦。徐悲鸿曾绘《燕燕于飞图》赠孙,画面为一古装仕女,满面愁容,仰望着天上飞翔的小燕子出神,上题:“乙亥冬,写燕燕于飞,以遣胸怀。”表示了对孙依然是一往情深。孙则寄一粒红豆给徐,不着一字。徐见红豆触景生情,即以“红豆三首”为答,其诗一:
灿烂朝霞血染红,关山间隔此心同;
千言万语从何说,付与灵犀一点通。
其诗二:
耿耿星河月在天,光芒北斗自高悬;
几回凝望相思地,风送凄凉到客边。
其诗三:
急雨狂风避不禁,放舟弃棹匿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并且将红豆镶嵌于玉中,一面刻“慈”,一面刻“悲”,这一段不该有的婚外情,因为徐悲鸿妻子,孙多慈父亲的坚决反对而显得珍贵,因为不能在一起而显得凄美。
1937年,抗战爆发,徐悲鸿还将孙多慈家人接至桂林安顿,此时徐悲鸿发报公开于蒋碧薇分居,看到这样的消息,孙多慈的父亲虽敬佩徐悲鸿的才器,但仍然不同意女儿与其交往,带着家人离开了桂林去往丽水,生性懦弱的孙多慈听从父亲的安排在丽水做了一名中学老师。徐悲鸿去了印度讲学,一去四五年,直到1942年才回国。
而在1940年,孙多慈已在家人安排下,经王映霞介绍,与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结婚。其实在1939年,孙多慈给信徐悲鸿的一封信中,表达了其后悔之心和对徐的思念之情,只不过此时两人已劳燕分飞,各奔东西。1945年,徐悲鸿与蒋碧薇结束了28年的婚姻,次年,与廖静文结婚。
艺术家都是多情的。
如果蒋碧薇是另一个朱安,也许“慈悲”恋就是另一对鲁迅与许广平,可是蒋碧薇就是蒋碧薇,一个为徐悲鸿与父决裂,为他私奔,为他改名的敢爱敢恨的女子。
1949年,孙多慈随夫举家搬至台湾,1953年,徐悲鸿去世。在中山堂画展中,一个为爱忍受一切,一个为守护自己的爱努力的两个人相逢了,两个人没有任何寒暄问候,只是蒋碧薇告诉她,徐去世了。她悲痛欲绝,这么多年,她心底依然深爱着他,“心中一座坟,葬着未亡人”。蒋碧薇没有为徐戴孝,而孙多慈为他戴孝三年。为他作《玄武湖春晓》。
一段不该有的恋情,造就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有缘无分爱成空,红尘世俗徒伤悲。
我的人生不是不能没有你,只是有了你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