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日益盛行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敢停步。良性竞争都偏离了正轨,变成了为竞争而竞争,工作变得永无止境——我们拥有的越多,要做的事情也越多。正如人类学家项飙所说,这成为一个“自我鞭挞的无休止的循环”。其实,只要我们知道还有其他选择,就可以缓解“内卷”带给我们的无助感。减法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在这个过度竞争的时代,减法的思维能成为破解之道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减法思维应对工作生活中的无序和纷杂。
人们很容易把减少当成一种损失。缺乏对于“少”的直觉,人这一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余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我们很难想到减法的一个原因吧。就像我们具有获取物品的本能一样,我们对于数量的本能当然是求“多”,而不是求“少”。人这一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余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
一、思维反转:用加法前先尝试用减法。
二、拓展:既考虑加法,也考虑减法。
我们看到,加法和减法是改变事物的两种互补的方法。
三、提炼:把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拥抱复杂性,但要追求本质。忘记物体,记住其中的各种力,你就能通过力学考试。删减信息,积累智慧。
四、坚持:坚持做减法。
不要忘记,你可以对减掉的东西重复利用,就像甜甜圈中间的空洞一样。减去一些内容,留下更宝贵的东西
当我们努力改善生活,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做加法。不管想法源于何处,为了使我们的思想不固守僵化,我们都需要做一些违反直觉的减法。减法是实现“少”的过程,但这与“少做事”是不同的。事实上,要实现“少”往往意味着做得更多或者想得更多。
书中给我们简述了这样几件事,苏·比尔曼拆除了一条高速公路,成就了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处景点;利奥·鲁滨逊做了业务上的减法,最终导致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奥斯特罗姆剔除了错误的观念,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事情都是借助了减法的力量。
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诊断和重新认识,让我们看到减法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方式所具有的力量。
少即是多出自20世纪建筑设计大师密斯·凡得罗的主张,他认为要让自己出众,只要一个闪光点就够了。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将事情复杂化,而是要将其拨开云雾见天日,深入洞见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