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共读的小伙伴已经介绍了很多,我就不重复了,从事金融行业的小伙伴可能对本书的上篇微观机制感同身受,对于我来说,对下篇的宏观现象理解起来更为容易。
“2012年党的十八来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我的讲稿和课件里,这本书看完之后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的社会变革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政策调整当然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作者在开篇就写到了读懂中国经济,必须读懂中国政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现在“中国模式”越来越成为学界和全球探讨的热点,但其实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而是基于中国情、历史、政体、文化等等一系列中国特色决定的,这可以是一个新的参考给别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不是只有西方资本主义才能发展社会经济。
这本书以小见大,看这本书时,发现其实有很多个人的行为其实窥探到宏观经济,比如父母一辈的储蓄观、消费观其实与背后的经济社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循环”为什么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是为了解决国内消费不振的问题,包括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其实与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个人微观的角度来说,结合去年看的《夹缝生存》,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债务危机引发的风险,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性消费,避免商品异化带来消费主义的陷阱。
这本书不管是从宏观政策层面还是个人微观层面,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货,但第一遍阅读难免囫囵吞枣,还需再细细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