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意志力没有增强,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好意志力呢?
假设我们的意志力指标最高是100,当意志力减少后,再补充也只能恢复至100,意味着它能控制的事情是有限的。
新年伊始,很多伙伴开始制定新年的计划,往往这些计划都是全面而丰富。面对新的一年,雄心壮志,计划清单细而全。
不要说一年的计划了,很多人如果思考每天做的事情,把一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列出来,可能会有100个以上的任务。
令人沮丧的事实是,清单越长,失败率越高。
当然,设定目标很重要,这个也是自我控制的第一步。不过,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问题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了!
美国开国三杰之一富兰克林,在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就提到,他年轻的时候就设定了宏大的目标要让自己的道德达到完美境界,希望征服自己的缺点,生活不犯一点过错。
他列出了一系列的美德,包括秩序、节制、缄默、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逊。
他最终的确获得很大的成就,他是如何通过目标的设定逐步实现的呢?
他明白自己的极限,如果一下子都去尝试很难做到,于是采取的就是目标分解,“分而化之逐个击破”的策略,每次只把焦点放到一个美德上面。
他做了一个美德小册子,每页画了一个美德检查表,这个表包括7列13行,每列代表星期几,每行代表一个美德。
他每天检视自己的行为,如有违反,就在相应的格子上做个标记。
而他每周只重点关注一个美德,要求自己绝不违反这个美德。
他把自己的比作园丁,把一大片花园分成13个小块每天出去一小块的杂草,13天完成一轮。周而复始。每一轮杂草都会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虽然富兰克林不管如何努力,他也从来没有让他的小册子变成空白,但是最终他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富兰克林的做法即使做不到完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培养习惯的方式,就是一次只专注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之上。
一旦事情多,你的自控力有限,最终会导致什么目标都完不成。
宏大的目标要有,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做更多的事还是更少地做事,把重点的事情做到极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