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不知道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在哪里、处于哪个时刻,但这个词就是在那么一瞬间进驻我的大脑。年龄不断地增长,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事情与之相关,我越来越明白这个词的重要性。
但知道与做到从来都不是一件事情。前不久看过了杨绛先生《我们仨》,里边提到钱钟书与钱媛都是极爱格物致知的人,遇见新的人、新的事或是新的环境,总喜欢“格物”,进而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感悟。我一直把感悟当成人们心理上的一些反映,但事实上,感悟,也可以是实际中的事物。
参加工作,到今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一开始惊弓之鸟般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慢慢帮助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友告诉我,到了一个新环境,每个人都会有不适应感,但这种不适应感往往是通过不断地适应减弱的,而便捷的途径就是努力将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事情有很多,但是将每一件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喜欢做一些小的事情,喜欢看到人们更多的笑容,我同情老弱病残者,因为他们缺少的正是我所拥有的。忽然想起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讲到大同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但即使到现在,大同社会也不是轻易就被建成的。与其说人各有志,不如说是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与平凡人不同,我更喜欢看到他们的笑容,因为其中包含了他们对生莫大的勇气,这种笑容弥足珍贵。
记得大学毕业那年,一个同学作为志愿者去了西藏。每次看到他朋友圈里关于西藏人民生活的照片都会深受感动,各式各样的人在微笑,我会在一秒钟喜欢上那样的笑容,那是一种微妙的感动。所以,在判断自己工作做得好不好时,我总会看来办事的人是否露出笑容。
全国上下都在搞扶贫,基层更是如此。从每天早晨的各种表格到每天晚上的各种表格,认真看待这件事情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格物致知”,“贫”是物,要通过不断的经历、研究、格量,最后才能获得成功。像是一个链性反映一般,也像是建筑一幢房子一般,最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韩剧,里边一个警官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事情往往就是从细节处着手的,而我们的作用,就是让它在细节处暴露。所以没有错的事情,错的从一开始就只是态度。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般的知识,那么我能做的只是将“格物致知”精神慢慢落实到生活中。
当太阳照常从东边升起时,我会不经意想起“日出嵩山坳”这句词;当我闭着眼感受阳光照到我身上的时候,我的脸上正因此挂满笑容;当阳光洒满整片大地时,我想看到更多人的笑容;当一件一件堆积的工作被解决时,我希望能够继续拥有这种精神。
格物致知,从来不能是只挂在嘴上。更重要是要放在手上,用在心上。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张崾先镇 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