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边的素材不要浪费了。
先逼自己去写,然后才有必须去找可写物的冲动。不带心,不带五官,不带手,你怎么能有收获。带心是有意识,带五官就是把接收信息的通路打开,带手是及时收藏的意思。
二.素材库的文件夹好建立,但是内容的填补要到位。
如何找素材?
【灵感:头脑中突然爆发出来的一种豁然贯通、文思泉涌的现象。
素材:是创作的原始材料。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但灵感大多来源于素材!】
1.影视剧;
剧中台词;剧中人物的经历;故事情节;导演演员的故事;(边看边截图)
2.热点新闻;
事件本身;人物说的话;人物的行为;网友的留言
3.个人经历;
自己以前的经历;身边人的经历;自己现在的经历
4.他人文章、标题;
他人标题中的关键词,反义词。(新榜和清博数据)每周刷一遍。
文章中饮用的案例;文章中的金句;
写手是有搜集整理意识的,但不能抄想法(注明出处就好了。)
金句:作者引用的,注明是谁的;如:蒙田在《随笔集》:“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目标多人跟个人或团队的能力有关。作者自己的注明出处。
5.公众人物和身边值得关注的人
说的话做的事都可以。
6.书籍;
书中的观点;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书中的某句话;书评、读后感、讲书稿……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书,你可以看书评和讲书稿。观点可以直接用。
7.同事同学问题;
8.盆友圈;
要有截屏习惯。重点关注一部分人,定期刷。
9.微信QQ群;
主动引发聊天;就话题说话;大家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10.读者网友留言。
高手在民间。归类后再用,这是带有自己的主观因素了。
从素材到文章只有三步:
第一步:找切入点,定主题,列提纲。
第二步:素材的挑选,贴紧主题;
第三步:动笔写,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