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恋》

            系列之《隧道》

    我的青葱梦想就是当画家。1985年考入福建工艺美校(现为福州大学美术学院),正逢”八五美术新潮”,几位年轻艺术家不满于当时美术界的左倾路线,不满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窠臼和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价值观,试图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从而引发的全国范围内的艺术新潮。这种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美术运动,弱弱的触动了我。

  1989年毕业后进了政府机关上班,朝九晚五的做个公家人,还是有着2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八五新朝”的轰轰烈烈也渐渐淡忘,攒了许多先进、优秀的红本本、似乎有点”红人“的成就感,同时经历着喜做他妇乐为人母的过程。               

    2014年8月我又重拾画笔学习油画,为自己退休后老有所乐做准备,我想我画、我画我想、自得其乐。

    我在闽北山区出生、成长、工作、生活了半辈子,对绿色的大森林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我与已仙逝的父亲两代人的《青山恋》情结。建国初期,林区交通闭塞。为了开发林业资源,1958年,投资2900万元,总长142.66公里的建西林区森林铁路开工建设。建西森林铁路干线起自建西大埠岭,终至建瓯市房道乡七道村。当年数千名参加施工的铁道兵战士和林业工程职工,用了6年时间,用鲜血和汗水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南方最长的森林铁道。建西林区建设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林业部领导唐子奇、罗玉川等先后莅临林区视察。林区还以独特的风貌吸引各路宾朋,苏联、日本等林业和铁道专家也到林区考察。我国首部反映南方林区生活的故事片《青山恋》的剧组也于1963年11月到林区体验生活和外景拍摄(当时是我老爸负责剧组的运输)。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在老一辈务林人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小时候常听父亲常说起关于《青山恋》的故事。故事里有老红军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创建伐木场,还有建场初期来了一批上海知识青年,他们虽然朝气蓬勃,但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机和理想,他们的青春、恋爱、婚姻、子女都留在了大山里。

    几年来我创作了关于《青山恋》题材的油画、水粉、水彩等几百幅作品,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隧道》系列只是其中之一。说起隧道,源至闽北建设伐木场时,因运输需求而建铁路,父亲当年是铁道兵,开着两吨半的老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铁路建设的工地上,小时候听父亲说当时是人工打通隧道,有时还需要用炸药炸山开路,建设工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童年时父亲说的故事很多……如今不变的是隧道,变的是穿梭在隧道里的火车。

    近日想着该为我的《青山恋》写点什么,这四幅油画《隧道》系列是2015年创作的,心有所想,笔有所画,再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陈惠珍(飞飞)

                    2019年8月18日

以下是我2015年创作的油画《隧道》100x100cmx4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下是电影《青山恋》剧照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系列之《富屯溪畔》 1989年我被分配到闽北的一个只有2万多人口的洋囗镇工作。镇里办公电话还是...
    chzFF阅读 4,084评论 2 4
  • 系列之《原生态》 我五岁那年,父亲出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小女孩死亡,因此,我们全家随父亲一起被发配...
    chzFF阅读 3,978评论 4 5
  • 系列之《灶台》 只要有家就有灶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灶台长得肯定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灶台已经...
    chzFF阅读 4,079评论 4 3
  • 挥舞着锄头红薯挖一堆笑对着黄土阳光对着背美丽的蝴蝶身边翩翩飞可爱的女儿奔跑着在追 在妻子温柔的声中陶醉在母亲唠叨中...
    梅花润雪阅读 1,293评论 1 2
  • 一、项目文件目录方式 二、基础点 验证码生成 分页功能 使用templatetags模块 模板的继承 form表单...
    两点半的杂货铺阅读 6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