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午后,喝了点酒,我又精分了。一个人打开酷我,自唱自嗨。当大脑中感性的小人打败了理性的小人的时候,我变开始犯病,一种叫做无条件信仰爱的病。有人说,一个人缺什么就越会向他人展现什么。我有时候就想,我会把感情看的这么重是不是我童年的时候很缺爱呢。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特别喜欢回忆小时候。童年的盛夏时光呢,懵懵懂懂,有欢乐,也有不开心。那时候水稻要种两季的,小时候割稻子,总没有我姐快,老爸说我还不如女孩子,虽然拼尽全力还是赶不上我姐。长大后也就养成了倔强不服输的犟脾气。那时候夏天,只要不割稻子,还是有很多好玩的事。午后太阳最烈的时候,不愿出去就拉着邻居讲鬼故事,小孩子又怕又好奇,想听又怕听,纠结得很。等大家都午睡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偷偷摸出去,可以爬树。我家旁边有棵樟树,上面的枝丫很横斜交错,躺在上面完全不用担心掉下来。随手摘几片叶子,卷成烟卷状,就可以一边眺望远方,开始得意得吹起来。
有小伙伴一起的时候呢,我们会一起去捡早熟的板栗,摸河里的螃蟹,然后把螃蟹的钳子拔下来生吃,有淡淡的咸味。摸完螃蟹,大家就会去河里游泳。可是我爸说我命里犯水,不让我游,所以直到研究生期间我才学会游泳。
后来小时候的玩伴都各奔东西了,过年的时候都很难见上一面。而我的夏天呢,还是安分不下来。仔细算算。六年前,我和一群伙伴们,顶着夏日炎炎为了环保公益东奔西跑,白天拍视频、做访谈、宣传环保知识。晚上睡在小学的课桌上,听猪猪侠的故事。那时候夏天午饭一顿可以吃下三大碗饭,觉得自己在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那一年,我20岁。
五年前的夏天,我爱上一个女孩。那时候,在大家都午睡的时候,我会揣着一把小刀,出去找根最顺眼的竹子,花上一个下午做一个秋千。看着她的笑容,特别好看,于是替那根竹子都感到幸福起来。那个暑假,还在百脑汇卖过电脑,虽然口才不好,没什么业绩,但是那时候站一天都不会觉得累。前面回合肥路过百脑汇的时候忽然会感慨莫名。算起来,那一年,我21岁。
四年前的夏天,我和朋友们去了上海。想着把电子信息的专业技能找个不错的暑期兼职。才发现,繁华的大上海背后还有好多初中毕业的16、7岁的大孩子,拿着两三千的工资,干着一天12小时重复机械的工作,看不到前途。那时候,我在一个玻璃厂里找到一个保安的兼职。每天晚上都得值夜班,凌晨两点的时候绕着厂子“打点”(表示巡视过这个地方),经过许多死过人的黑暗角落。早上太阳出来了,就可以换班,然后和工友一起做俯卧撑锻炼,累趴下了才能在大白天睡着。那时候的上海有一次来台风了,能把人吹倒的那种。现在想起来,蛮好玩的。那一年,我22岁。
后来,考上研究生,来到了北京。北方的夏天反而不怎么觉得热烈,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待在空调下吧。两年前的夏天,我从图书馆借了本shell编程,然后去爱立信做了三个月的实习。在工作中,才开始认识到,自己有很多缺陷。也接触到了mentor的善意和好心。那个夏天,感觉天天在赶公司班车,但是很充实,很快乐。那一年,我23岁。
去年的夏天,被写论文和找实习折磨,觉得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中午的时候,会和同事出去散步、打台球,听他们聊世界杯。晚上回到学校的时候,宿舍会一起打升级,玩的硝烟四起,水深火热。然后一起去北门烤个串,喝点啤酒。觉得好朋友一辈子都不会散。那年的夏天,我24。
今年的夏天,我一个人在家吹着空调。觉得自己一个人就像一只队伍,召唤起来就可以,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完成我盛夏午后的小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