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和他的家人们》,感触最深的是老先生的积极、乐观、有趣。他说,他信仰趣味主义,每天除了睡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积极的活动,精神上的快乐抵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他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趣味主义。他有一次乘包月车回家,打着腹稿,烟头把棉衣烧了却不自知。写作的时候,想起一件事情,杯笔不放,交待后立即投入写作,他一生那些大量著书都是抓紧一分一秒,积极努力的成果。
最让我惊叹的是,他一生坚强、乐观,却在五十六岁时,被协和医院误割好肾而死亡。他当时得了肾病,只是轻微肾炎,但是协和却把它归入外科,有人建议他去国外医治,也有人建议中医治疗,不要轻易割肾。但是他相信科学,支持科学,他说,协和乃东方设备完全之医院,余即信任之,不必多疑。
作为受害者,他非但没有状告协和,相反在徐志摩等人对协和口诛笔伐时,他还是维护科学,他说不能因为这件事让社会上的人们,对西医缺乏信任。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脊梁。这群人不顾个人利益和安危,为中国的前进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梁启超先生即使面临生死,他想的依然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对社会的价值,而对个人生死看得很轻。
虽然先生因误伤而早逝,但是他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他的思想、精神,犹如一股清流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