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大学之道”
解读之二:"大学",大在哪里?
既然,“学”是修炼、修行的意思。那么,“大学”就是大修行、大修炼!就是心智系统最彻底、最高水平的转换!
SO ,问题又来了……
最彻底、最高水平的心智系统转换后是什么样的?
我们还是用“心智系统转换”示意图来解答这个问题:
最彻底、最高水平的心智系统转换,就是让“重叠结构”人体上的,两个“人工智能”式的意识以及前意识,统统进入一种类似“休眠”的状态。而让“真正的我们”(真君)的意识与潜意识,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通俗的说,就是让上图左边方框内的,统统休眠!而让右边的生命团队发挥作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的策略是:“由外而内”,让“重叠结构”的人体进入一种高度静止的状态,通过这种高度静止,让“重叠结构”人体上,所有的“人工智能”式的意识统统“休眠”。
由于“重叠结构”的人体进入高度静止的状态,生命团队中前意识自然也不用发挥作用了。
在静态方法中,不但前意识不用发挥作用,就连潜意识也不用发挥任何作用,TA们都跟着人体一起进入高度静止的状态。
在这种高度静止的状态中,只有”真正的我们“(真君)能感受到自己,其他的都进入了一种定(高度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佛教《心经》中所描述的“五蕴皆空”。佛教所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静态的方式,称之为:入定,这种入定属于“静态入定”。
第二种:动态方法
相对于静态方式“由外而内”的策略。动态方式的策略是“由内而外”。
在动态的方式中,“重叠结构”的人体不需要静止,依然处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动态中。直接训练内在“真正的我们”(真君)与前意识,从而达到克制“人工智能”式的意识与前意识的作用,让“人工智能”式的意识与前意识也进入类似“入定”的休眠状态。所以,这种动态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动态入定”。
《大学》的“学”,就是训练“动态入定”的方法。可是,为什么要称为“大”学呢?
现在,让我们来对比一下:“静态入定”与“动态入定”。
在人类社会中,是没法全民普及“静态入定”的。“静态入定”训练需要长时间进行高强度静态训练,大家如果都去练习了,社会到是安宁了,不过这社会也要停摆了。
而“动态入定”的方式,却可以在人类社会中,全民普及。因为"动态入定"就是在动态的人类社会中进行训练的,而且,也不用回避社会中的矛盾与恶劣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角度来看,社会环境越是复杂,矛盾越是激烈,对训练“动态入定”的效果越是好。“动态入定”最后要练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一个人越是要在社会上承担一定的责任,要为人类社会贡献自身价值,越是需要训练“动态入定”。
从这种对比中,我们也许能体悟到孔子的这个“学”,为什么会被称为”大“学了吧?
“动态入定”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大修行!
“大学之道”,就是这种大修行的体系、步骤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