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首先感谢一位老师,他提出我上一讲的一处错误。就教育的问题探讨是基于近来和几位教师一起私下的探讨,同时又看到有些家长的困惑。故而,想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出发点是针对人们过多的依赖于学校(或老师)。故说“学习不是学校的事,而是个人的事。” 那位老师很客气的说我的看法“有点不严谨”,在此我诚恳接受。并声明,本次探讨只就教育的一些现象探讨,不涉及教师职业的品评,因为,本人不在行业中,无以判别,情感上尊敬教师这个行业。再次谢谢这位老师。另外,所叙述的仅仅是一家之言,而且是“方外之言“,欢迎专业人士的指正。
小标题改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个人的事”特此更正
当然,不在行业中(第三者的视角)至少有一个好处,没有求教者的焦虑;也没有施教者的无奈。可能相对会客观点(一家之言)。
今天我们讲一下有关教育的心理分析。
也不是本人的专业,肯定有不严谨或偏颇,也只是泛泛而谈,不具备深入探讨的能力,还望专业人士指点。
我认为有两方面心里角度,其一是家长们的心理,其二是儿童的心理。
一、家长的心理视角
由于科学迅猛发展,人们普遍的存在焦虑感,这是正常现象,问题是有些有孩子的家长会把这些自己在社会上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这些都在探讨,也可达到共识。
接下来的观点可能会引起多人的不适之感,你的孩子,有很大的程度上是你的翻版,你自己的所思所想多数会在孩子的身上反应(社会上戏称的你孩子遗传你的基因)。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是”遗传"。不是在此宣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观念,也有文盲家长培养出大学生的实例,因此,使得人们不满自身,而更寄希望学校的教育改变命运。这恐怕是一种“单向度的思维”(我的另一篇文章探讨的,既简单的因果关系判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是戏言,但有其合理的成分。人们也会以“人不是动物”加以反驳,都正确。
但是更深一步探究,请问人跟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反应在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又将怎样改变。
这些恐怕探讨的不多(单在教育问题上),或是我孤陋寡闻。我们往往认为人会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又是大实话,大的空洞无物,又把问题抛给了学校,问题是学校恐怕也会这样认为的。
尤瓦尔·赫拉利的畅销书《人类简史》提出一个观念,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是在于人类的认知革命。会“虚构”场景,使人产生合作……。简单地理解就是会编故事,人们是生长在自己编织的故事中的,个人有个人的故事、各家有个家的故事……。要想孩子比自己有出息就要改变小家的“故事环境”,你去探究那些文盲的老人之所以能培养出有学识的孩子,无疑都有很严谨的家风。否则就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所以我说学习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如果人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想会从新审视如何孩子进行教育。人们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他专业人士的方法都可拿来借鉴,这方面的探讨很多,并有些专家级别的建议,我就不予阐述了,专家的建议更严谨(我之不及)。只提供一个可思考的视角而已。
二、儿童心理的视角
(之所以都用视角一词,只是都有专业的学科,这里都是非专业的陈述。)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寻找依靠,并模仿的生理过程,因为,孩子在出生后,唯一能保护他的只有父母,更确切的说是母亲。因此,母亲是他唯一的正确和保障(包括食物的来源),是从模仿母亲的行为开始的人生,这也就是所谓的“遗传”。
这种寻找依靠,并模仿,伴随在他整个少年时期,开始是母亲、家人。后来求助的是社会,叛逆期、那些“追星族”、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之所以叛逆,是家庭中的“故事”以不够他的咀嚼回味的了,“追星”是求助于外,寻找更多的“故事”。那些叛逆的厉害的和追星激烈的,我认为都要审视家庭是否能给与孩子的太少了。
当然,涉及孩子的个体,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不能以上面的观念简单的定论,这里只是提供一个视角,用更多的方面来思考问题(或可解决一些难题)。
(专业的问题留给专业人士解决吧,有些我真的提供不了(或不全面)。心理学家的观点都有大量的案例支持。本人不具备。)
这也是我认为学习绝非仅仅是学校的事。
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你是怎样看问题的、你是怎样对待学习的(知识)、你是怎样看老师的、等等。你以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教学是老师的事,你就可以回家打麻将了……,以孩子的视角,爸妈把握交到学校,付了钱,学校就应该把我教好,教不好是学校的事,因为交了钱……。推论的虽有牵强,但你不能保证在心智不全的孩子不这么想。何况这么想的何止孩子,有多少成年人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只是羞于说出而已。不信给你举个例子
我碰到过这样的事,有位年长者,知道我会电脑,叫我帮她外孙一个忙,居然是把电脑修坏(没打错字),我一头雾水,后来她来我家后,看到情况后,简直我话可说。大家也许猜到了,买了电脑后学习下降了,而且孩子初中了,腿略有残疾(很轻,只是走路有些不方便,不影响基本功能),整个人很木讷,接人待物能力差,母亲、外祖母一起来的,临走时出门是外祖母(刚出院不久)蹲下帮他系鞋带……。
这也是一种环境,说明什么?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怎样?我真的不知道……。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跟他交谈几句话,就可以改变学习的状况、几个动作就变成学习优秀的结果(都是我经历的,不敢举例了,因为确实不是我有什么功劳)。其实只是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而已。
别逼孩子了,想想自己都给了孩子什么吧……不是说爱就是给予吗……。
我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有很多原因,而最根本的,95%是家长的问题。
(有点小激动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