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已逝的年少轻狂
看完这部影片,相信我们都会觉得它非常真实,真实到导致它尘封了五年才重新上映。
在众多电影中,我独爱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用艺术手法阐述事实是很奇妙的事情。而这部片又是那样的真实,所以我也想鼓起勇气,用最真实的文字记录下我的感想。
在看完这整部影片后,我看了很多不错的豆瓣影评,总结出很多词汇:父权,被粗暴对待的青春,成长之痛,成人世界……
其实现在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这部片给我带来最大的冲击并不是上述的那些词汇,更多的应该是每代人都会有的教育的遗憾。之所以用“遗憾”这个词,而不用“悲哀”,是因为如今看这部影片再回想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似乎也能理解父母的那些事,这么想来,也许倒算是一种幸运。但是曾经的很多伤痛和心碎的感觉却再也无法抚平,成为了一种永远的遗憾。
想来如今能慢慢理解父母,就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身心也越来越成熟。更重要的是,也明白也真的体会和实践了什么是hypocritical(伪善)。所谓的长大,不就是 像主人公李玩那样,在一次次的经历之后,收起了曾经的锋芒。在她咽下狗肉的那一刻,在得知宠物狗死去说出那声“谢谢”的一刻,在她像真正的爱因斯坦的狗主人道歉的那一刻,都是她放弃了挑战,而向这个伪善的世界所妥协。
从李玩身上,我相信每个人都能看到曾经自己的影子。下面我就通过几个片段的解析来回忆和诉说我想表达的东西。
Chapter1:
在宠物狗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痛彻心扉。家人买另一只“爱因斯坦”来哄骗她也无济于事。李玩无理取闹的沉浸在自己寻狗的世界中,无视爷爷奶奶受到的伤害,也无意与家人妥协。
这是在李玩处在追求独立人格和渴望被理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向往自由和成长,渴望像被大人那样所对待,却心智尚未成熟,看待事物较为片面,表现得缺乏阅历和经验,同时缺乏责任感。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年纪,事实确实如此,自己对真的看重和心爱的东西非常执著,倘若有谁侵犯了我的东西,那就是敌人,甚至都可以六亲不认。
其实从我的角度上看,李玩的家长们已经很好了。至少还会考虑她的感受。
有网友说:没有了狗,就另外找一只,还有溜冰鞋,这些礼物不需要经过李玩的同意便一件一件强加给她。
但是事实上,丢了狗,很少有大人会像李玩那样去一遍遍地询问路人,张贴寻狗启示,把孩子内心真正的挚爱视如己出。
一般大人的思路,不过就是明白那只狗对于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既然没了就买些别的来哄哄Ta,只要孩子心情好了就问题不大。
确实,很少有家长会真正明白孩子的内心需求并置之于非常高的高度。那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家长就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非常不关心自己的。可能这就是青春的众多的无奈之一吧。
Chapter2:
在面对李玩对爱因斯坦的执著,家人久攻不下之后,他们又采取了B计划,另买一只狗,假戏真做却并不被领情。
家长看来是考虑你的心情,孩子看来是在糊弄自己,甚至连认错态度都不端正。
这时候矛盾开始激化,任性的女孩以为自己依然拥有小孩子无理取闹的权利,公开向这个家的冷漠和忽视挑战。由于李玩不顾一切的找寻爱因斯坦,爷爷受伤,奶奶走失,而这也像爷爷说的“我们这些家人在她眼里连条狗都比不上”。女孩放肆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对所有人视若无睹。于是,百般讨好的父亲看到做牛做马去讨好女儿的自己都得不到好果子吃之后,一改平日的风格,在沉默中爆发,先是拍碎了女儿的酒瓶,后是一顿教训和暴力,用暴力迫使女儿道歉。(其实我不认可网上的一些言论说这算毒打,这算家暴但并没有说的那么夸张)。
其实就个人经历来对比,我觉得影片中父亲真不算一个狠角色。毕竟人都是有忍耐的限度的,而且打完之后也道歉了(有些言论说强迫女儿接受自己的道歉我觉得有失偏颇吧)。
我至今清晰得记得父母对我实行过的好几次家暴,虽然具体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但是那些画面还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曾经因为我上小学时,在公共场所(某一家店面)皮闹,旁边的一位大人厌烦地说了句“这小孩怎么这么没有家教的”,恼羞成怒的父母把我带到家里先是一顿打,再是罚跪了很长时间。每次因为我的多动或是吵闹突破了父母忍受的阈值,就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每次都是被逼着做各种丧失尊严的事情,或是被关在门外怎么哀求都没有用,即便是严冬穿着一件单衣也是如此。在当时的我看来,小孩子就是没有所谓的面子或是尊严的,而只要你不乖,就会受到言语上的威胁,甚至是暴力。
电影里有很多情节让我看到会血压迅速升高。其中之一就是在狗咬了小儿子昭昭之后,被父亲拖进车里,完全不理会一旁央求的女儿。令人松口气的是,最后这狗没上餐桌,而是饿死在宠物收养所。
当时看到这个片段,那些童年的画面历历在目:父亲把我最爱的纪念册丢进火炉,我哭着从火堆里把它从火里捡出来,用手掌把燃烧着的火焰给拍灭,可它还是回不来了……当时的我一定在想,如果烧的是我自己就好了。还有我最爱的收音机被父亲砸碎……我的心也就在这一次次的暴力中,烧了,碎了……
我想我在同龄人中看这部片比较有感觉的。因为在和李玩一样的年纪,我和她一样的倔强却脆弱,一样地孤单而敏感。也许在网友看来那一件件被塞到手里的礼物就像是我眼里父母说的最多的“都是为你好,每天照顾你我们那也不去,每天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你要穿什么我们都给你买……”
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就像,父母永远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真的大了。甚至,我也不知道。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大咧咧,不注意个人形象的人,对别人说什么都不care。直到有一天,和高中时期的密友散步,聊到了自尊心的话题。我说:“嘿嘿,我这个人嘛,就是没啥自尊心。”
他看了我一眼,说:“slx,其实你自尊心很强,比一般人都强。”
我愣住了,后来想了很久。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学会了hypocrisy,讲真正的自己包装于重重的表象之下。原来我不像看起来那么清高和随意,原来我这么需要他人的认可和理解,原来我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
原来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因为我各种“不要脸”的行为惩罚了我,却始终没告诉我,什么是尊严。最悲哀的莫过于大人总觉得小孩子会像自己一样慢慢明白事理,殊不知Ta来到这世上只不过是一张白纸,剩下的没有教育,又从哪里来呢。
我想,我的童年是没有收到过所谓尊严意识的培养的,就像别的大人说这个小孩不行时,大人就会觉得我的小孩丢脸了,从而把怒气发泄到这个孩子身上。就像我们平时听的最多的“别人家的小孩”,家长以为这是激励,可我不管怎么努力,都会有这样的“别人家的小孩”出现,性格里的自信也渐渐消失了。
多年后和母亲再次聊起这些东西,我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我们的家庭被不少人羡慕,外人说起来家里条件不错,小孩又是211大学的,多少人做梦都想要,可是经历下来,这样的教育我却给不了高分。我总是会想到下一代,或许当我成了父母,看到上一代的那些问题,实践起来却不一定能有多少进步。所以在我没有准备好之前,也不会着急下一代的事情。我想这也是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说起来,父母又是多么复杂的一个角色,需要做的工作又有多么的困难啊!
说到父权和强迫的话题,影片最后昭昭被迫一次次站起来滑冰,可他一万个不情愿也没有用。就像小时候很多同学被家长逼着练琴,很多人回忆起来是一段黑暗的回忆,但也有人真正受益于此。就像科班出身的学生们,又有几个小时候不是被逼着学琴的呢?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面对同样只有几岁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如果家长发现不了孩子的天赋,那在同样逼迫下最后出来的结果是不是只能靠运气呢?(这个问题我至今也无法解说,也请各位读者指点迷津。)
Chapter3:
被捧起的男孩和被遗忘的女孩们。
性别歧视也是本片主题的分支之一,从一开始的男孩叫“昭昭”,女孩叫“玩玩”就能看出来。而这里我又不想对性别歧视做一个专门的展开。
就像上面那张剧照一样,我就是那个被抱起的小男孩,台风眼的中央。而女孩在最后,连镜头都拍不到。
整部片下来,其实堂姐李堂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有了这一角色,影片又充斥着青春期少女微妙又复杂的关系。
对于李玩来说,李堂是玩伴,是学友,是安慰着,劝告者,倾听者,甚至是情敌。她有时站在李玩这边,而在后妈送来假的爱因斯坦的时候,她又突然切换了阵营。从一些事情来看,这个孩子显得更加地成熟和老练,情商也比李玩更高(比如说接李玩后妈礼物时的反应;还有在清楚男友和妹妹的事情之后很大度地退出,也没有影响和李玩的关系,etc)。
但是她们有一点是一样的,就像那张图反映出来的那样,他们都是被忽视的对象,而他们即便性格不同,也只能通过彼此关系的交集而互相理解。在这一点上,她们是同一阵营的。只是李堂,早早地就学会了妥协。可以说,李玩身上有李堂的影子,即便曾经对这个充满不平等的家有过呐喊和抵抗,最终还是如堂姐一样妥协了。
听说这部片的剧本是一个80后的女生写的,我想也许很多家庭还存在着这些现象。不管有没有性别歧视,大人永远更宠小的那一个,而当大的还没有精神独立到不需要关注时,落魄感和失望感便油然而生。
Chapter4:
两次跟随父亲的酒宴。
不得不再提一下父亲这个角色。其实我的角度,他没有什么让人可以诟病的地方,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他不了解孩子(13年来不知道李玩不爱喝牛奶),他不明白孩子心里真正所需求的东西(答应过的天文展览不过是大人眼里的一场闹剧,和大人的酒局比起来微不足道),而小孩子的事情和大人比起来那是微不足道。倘若这时候冲突了,大人只会觉得是小孩子无理取闹,不能理解大人的无奈。
其实从两次酒宴可以看出,父亲早已熟悉了各种酒桌上的套路,这一点,现在我们看起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为了满足饭桌上的需要,父亲背弃了自己许下的诺言。“毕竟小孩子嘛,哄哄就好了。”
在这一次次的失信背后,也是孩子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伤心,渐渐开始迷茫,性格也开始变得扭曲。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承诺。也许你觉得可以骗骗三岁小孩。但是,再大点呢?我相信大部分家长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起独立人格的雏形的吧。
一次次言行不一的背后,是形象的轰然崩塌。
当被问了喜欢看书什么书时,李玩说:
“《时间简史》。”
“哎呀呀哈哈,这都是娃们看的书。”
看到展览会时间快结束了,李玩催促着父亲,被问到有什么事的时候,父亲连忙说:
“么事,娃着急着想去看天文展览,这娃啊,连人的事情都弄不明白,还想看天上的事情!”
“多听听你张伯说的话比啥展览会有用多了!”
我能想象得出来李玩在得到这样的回答后内心的那种刺痛感。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活生生淹没在了饭桌上的哄笑声里。那种被忽视的感觉,不被理解的感觉,都成为了一个个小小的阴影埋藏于心底。
原本早早答应过的事情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在大人间的应酬面前,一个小小的承诺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轻于鸿毛。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似乎你再争执下去就变成了小孩不顾全大局,是不懂事的一样。说起来影片也很有意思,后妈让昭昭背三字经,正好背到“养不教,父之过”镜头切换到李玩狂奔到已经闭馆的博物馆。
所有要说的话,都在电影里。
Chapter5:
两次对待喝酒态度对比。
父亲开始陷入沉默。他所能做的不过是沉默或是恼羞成怒上去扇自己女儿一巴掌。影片采用了前者。
曾经父母明确和我说过你进了大学,到社会上别人叫你喝酒你要学会推脱,千万不要喝酒。
而在一次的饭局上,面对大人的怂恿,父母招架不住,也让我尝试了一下。
敏感的神经在被受到欺骗后变得脆弱而神经质。没人知道我在走出包厢后失控的状态。在马路上一通发泄后我装作没事回到了饭局。
也许这就是hypocrisy吧。
记得最后父母表扬了我最后处理地很成熟,可是我听到的只有“体会大人的不容易”,而想要的道歉始终没有来。
Chapter6:尾声
影片最后,李玩放弃了爱因斯坦,向狗主人道歉离开。当面对曾经自己亲手张贴的寻狗启示,不禁潸然泪下。
曾经的少女明白了伪善的世界。我想那泪水不光来自爱因斯坦,还有曾经用力去对抗过这个世界的自己。没想到,最后还是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那些棱角被磨平,倔强也成为了永久的记忆。这部片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
少女渐渐明白,那无数个平行宇宙不可能重合,有的只不过是这世态炎凉,不过是这个冰冷的地球。
我们也何尝不是,那些纯粹和天真在时间的冲刷下蒙上了灰尘,我们也学会了伪装。是好是坏,是成熟或是虚伪,是残酷抑或是磨炼,说不清楚。
如今多年后似乎能理解大人了,我们也都变成了曾经大人所期盼的懂事的模样。而细细想来却总感觉缺失了什么东西。
大人的世界太过复杂,而我们就这样,孤单地成长着。网上有句话说的好: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对成人世界的革命与挑战;而成长的结果,便是革命的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