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也会一直对自己曾经各种荒谬的行为感到后悔不已,究竟有哪些事情呢?让我来好好回忆一下。
一、“不许动”系列
有太多次都会跟小朋友讲“不许动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许触摸”“不许吃玩具”,哇,这些词语真的要变成老母亲的口头语了,每每小朋友想要试探什么东西,探索一下对于她来说无比新奇的事物的时候,承认总是会用那种防御心理对待小朋友,担心她会摔倒,会吃进去脏的东西,担心她因为无知而受伤,然而真正无知的确是我们,是我们用我们的语言阻止了小朋友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扼杀了他们好奇心的萌芽,她吃东西只是口欲期,要用嘴巴“尝尝”这个世界,要用小手抚摸这个世界,要用眼睛寻找这个世界,蒙台梭利认为与人类智慧最为密切的就是人的手,所以所有的探索都是建立智慧的过程啊,不要再说“不许”了,让他们尽情的拥抱这个世界,尽情的带着我们一起窥探这个世界的秘密,follow他们的脚步,爱这个世界吧。
二、“妈妈帮你”系列
蒙台梭利认为人具有“工作本能”,儿童并不是像我们一样会厌烦工作,他们会喜欢“工作”,会喜欢帮助承认,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所以在他们玩积木的时候不用强求帮助,当他们接触新事物不断把玩时不用跟他们说“这个是怎么怎么怎么样弄得”,当他们想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鼓捣,他们也许会比成人有更好的方法,也许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以及等待,让他们真正地去了解。回想着,泡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不愿意自己扔尿不湿,探索一会东西之后就会说“妈妈帮我”,这肯定是因为我经常“喜欢”帮助她,让她形成了依赖,这也是要反思的。要相信小朋友,不要打乱小朋友的节奏,成人放慢节奏,就像我们从来对残疾人不会要求他们跟上自己节奏一样,同时给他们重复练习的机会,要真正的给她以耐心。
三、过多玩具
今天回家看到满屋子的玩具,心理默默的下定决心,这周一定都要收拾起来,专注力的培养首先要收掉乱七八糟的玩具,泡姐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她总是玩一会这个玩一会那个,从来没有安安静静一直玩某个东西,这就让他的专注力没有那么强,因此这周的工作——收玩具。关于玩具秩序感,已经跟小伙伴们沟通过,确实因为一开始没有建立好玩具收纳工作,所以对泡姐来说觉得玩具就是应该摊的满地都是,这或许才是她的秩序感,而不是像我理解的后期收纳之后的秩序感。
四、过早认字
这个我还真的没有到那个阶段,但是我一定要压抑住自己,不要强迫小朋友去认字,要提供一种舒适的环境,现在读绘本也是,随她的爱好,不强制,不然就是揠苗助长。
肯定还有很多,我还没有想起来的,以后补充。
总之,成人们需要首先建立端正的思想,然后才可以在生活里逐步引导,建立什么思想呢?
1、你要相信儿童
儿童作为独立个体,具有独立意识(即使他很小,他也有),动物进化之后,儿童已经进化到可以支撑他独立个体的能力,因此,即使很小的时候,他也可以自然调节生理适应环境,他们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这让我想起,泡姐3个月的时候我带她去青海,由于是高原气候,我每天疑神疑鬼,总觉得孩子适应不了,会有高原反应,于是提前回来,后来觉得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要相信他们是万物精灵,所以可以调整自己。
2、需要提供给儿童的仅仅是一个适宜、非压抑的环境。
成人典型具有“防御本能”,比如我们要铺上隔尿垫,以防止自己重复洗床单,成人行事总是“最大效益法则”,因此总看不惯儿童“笨手笨脚”走弯路的样子,总有冲动去矫正她,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爱的冲突”。儿童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满足她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的环境,不需要过多的干扰,不需要他做事的时候去打断他,不需要你替她做决定,不需要感到任何压抑。压抑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个性和性格的逐渐丧失,只是以成人的标准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里的“好”,而非真正地“好”。
我觉得如果可以最重要的做到以上两点,就足以提高很多,相信他们,不干扰,不阻止,不责备。蒙台梭利说“正常的儿童是一个智慧早熟、已学会克制自我、平静的生活以及宁可有秩序的工作而不愿无所事事的儿童”,不能同意更多,以上是目前的读后感,要再反复研读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