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基层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推动资源下沉、让基层治理能力更“强”。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权力依法下放有利于基层实现权责一致,但基层要想真正“接得住”,配套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也应“跟得上”。要从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通过访民情、开展联席会议等方式,摸清群众口味,有的放矢提供资源清单。对于经费不足的地方,侧重经费下拨,改变基层党建钱不转人转的困境;对于人力不足的地方,突出人才下放,扭转基层人不转事转的窘境,切实将基层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基层服务更加优质,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
推动服务“下移”,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因此,要有效调动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单打独斗”转变为“握指成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方面不断健全顶层设计、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对社会治理各主体之间的组织协同、机制协同、信息协同作出制度安排,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另一方面,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氛围,通过“网格议事日”“党群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方式,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等在党组织领导下参与治理,提高基层治理的活力和效率。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管理使用“高效益”。编制下沉后,用好用活、用出效益是关键,防止编制“一放了之”,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要建立下沉编制跟踪问效机制。重点检查评估编制是否下沉到位、是否用于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数量是否充足等,对于下沉期间工作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按照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优先提拔重用。要建立常态化编制下沉机制。每年都对基层编制需求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下沉编制的具体方案,推动基层编制动态有序增长。力求通过下沉工作,使干部党性进一步得到锤炼,工作作风进一步务实,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的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