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很宽,时间太瘦,十八年的光阴悄然从琴键与歌声中溜走。2008年春天,我在少年宫带着第一批萨克斯学生,那时,青春与音符一同飞扬,我教会他们识谱,他们教会我何为责任。那是我教育长歌的序曲,青涩,却饱含热望。
真正的第一乐章,在2009年,于扎兰屯大河湾奏响。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如此喜爱这个身份!至今仍怀念那个秋天,我和我们这群同年考入的伙伴,住在一起。白天,我们在各自的教室里播种知识的种子;夜晚,我们在集体宿舍里分享着教学的甜与涩,畅谈着看似遥远却闪闪发光的未来。那些岁月,是职业的起点,也是友情的故乡,它让我深信,我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温暖与歌声的道路。


五年时光,如溪流般欢快流过。2014年,我调至阿荣旗乡镇一所小学,舞台变了,但主角依然是我最钟爱的音乐课堂。我潜心耕耘,让每一个“哆来咪”都化为孩子脸上的笑容。耕耘自有回响,2019年,我肩负起音体美教研组长的职责。这于我,是肯定,更是全新的成长。我从守护一间教室,到学习如何照亮一个团队,思考如何将艺术的星光,洒向更多的心灵。


就在我熟悉了这一切韵律时,人生的乐谱迎来了变奏。2021年,因学校需要,我受命担任校中园园长。

从熟悉的讲台到陌生的管理岗位,我仿佛被重置了坐标。“初出茅庐,什么也不懂”,我再次成为一名学生,学习规章制度、人员协调、园区规划。无数个日夜,我在挑战中摸索,在压力中前行。

然而,无论园务多么繁忙,我始终紧紧攥着那根音乐的指挥棒——我从未离开小学音乐课的讲台。那里是我的“初心之地”。每当琴声响起,孩子们纯净的歌声荡涤而来,所有疲惫便瞬间消散。是这些孩子,是这些跃动的音符,一次次为我充电,提醒我来自何方,心归何处。

如今,园里的工作已理出清晰的脉络,我也在这段征程中,收获了更为辽阔的视野与更坚韧的内心。转眼间,已是2025年。十八年,足以让一个婴孩长大成人,而我的职业生涯,也在这段岁月里,完成了从专注到统筹,从热爱到坚守的蜕变。
有人问我,如何能十八年如一日地保持热情。我想,答案就写在每一双聆听音乐的眼睛里,回荡在每一段稚嫩的歌声里。我的角色在变,从教师到组长,再到园长;但我的核心从未改变——我始终是一名教育的守护者与音乐的传播者。

十八年,是一首悠扬的长歌。讲台是我的舞台,孩子是我的知音,而音乐,是那条贯穿始终、永不消逝的黄金旋律。未来,这首长歌,依旧待我满怀热忱,欣然续写。
我的经历软件的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