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有个同学向我问了一个问题,他说,老师,我想请教你一下,一个人自律性差是不是小时候没有培养的缘故?还是认知上的问题,现在都已经成年了,可还是不自律。怎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更看重的怎么办,而不是探讨自律差是否由于小时候培养的缘故。
我很明白,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自律性差感到深深的恐惧与自责:在学校,每天除了玩手机就是玩电脑,明明有很多作业要做,很多学习任务要完成,但还是拖拖拉拉;只要有点空闲时间,就刷朋友圈,明明觉得很无聊,就是忍不住;上课也不太想去听课,总觉得老师讲的课一点用都没有;有时候想改变,自己也认为这样下去不行,要努力奋进,但是不管制定多好的计划,坚持不了两天;看到很多同学都很刻苦,而自己懒懒散散,心里很矛盾很难受,也感到很恐惧,但就是没什么改变。
这就是大部分同学所遇到的问题,要想提高自己的自律,咋就那么难呢?
2
昨天,我加入了一个写作的社群,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写作,回答是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成为作家、提高写作能力等,二是只想把自己每一天的感受写下来,分享出去。
对于我来说,我从来就没仔细思考过我为什么写作?跟我很熟的同学,他们都会问我,飞哥,你这么认真天天在简书上写文章,将来是不是想做一个简书作家呢?我不否认,我有这个理想,但是,我现在更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做到每天坚持日更,而不是将来成为什么人。
我在写作这件事上,以过程为导向,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以结果为导向,我做不到坚持,因为追求结果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与其这样,我还不如享受当前的每一刻。
我们再回到我开始要回答的问题上,很多同学之所以做不到自律,就在于这样的一个认知错误:只要我们能盯紧目标,我才有强大的动力去完成它,战胜所有在路上的困难。可是,当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如果我的思维只放在完成的结果上,只要我们在路上犯下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难安,这种焦虑自责,就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我们在途中很容易被放弃。
相反,当你把你的精力聚焦在过程中,并且享受当前这一刻,你不会遇到错误,也不用做判断,你只需要做就行,这样,你就能调整你的心态,在行动中自然完成了你的目标。
所以,提升自律的第一点就是:重点关注当前,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
3
我认识的同学当中,极大部分都有上进心的。当然,有上进心自然是好事,但很多同学却是用上进心来“逼”自己。来到大学,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牛人,他们每一个方面都比自己强,为了能向他看齐,只能选择通过拼命方式去弥补和他们的差距,于是,每天规划自己多少天里完成多少多少的事情。但是,不管你的规划多么完美,你依然完成不了。
你自责,你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自律性太差了。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自知、自信的基础上的,不是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知道你每天可以做多少事情,相信自己每天只要能做完这些事情必定有收获,相信坚持,只要日积月累,慢慢地一点一滴的接近自己的目标。
4
很多同学可能会问,飞哥,你说要我们关注当前,不要太注重结果,但是,一个人连目标都没有,怎么可能取得成就呢?
每一个大人物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无一例外。但是,飞哥所要说的以过程为导向,并不是说叫你没有总目标。正确的理解是:将过程确定为目标,并且运用总目标作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
自律当然需要人生方向与目标,只有人生方向,才能确定努力的方向,这是首先要确定的。但是,我们的同学问题不是没有人生目标,而是有了人生目标和方向,依然做不到自律。所以,这就要回到我们上面所回答的,注重脚下的路,一步一步走出来。
总之,我们要培育自律,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法则:
1、重点关注当前,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
2、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自知、自信的基础上的,不是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3、将过程确定为目标,并且运用总目标作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
最后,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自控力》,另一本是《练习的心态》,都是美国人写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近期热文:
飞哥有话说,专注于探求大学生学习、读书、生活那些事,今天是日更第17天。
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喜欢就点赞或者简信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