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一
1
某日,带女儿去文具店买手工折纸。正专心挑选,被身后一对母女的对话所打断。
母亲极不耐烦地说着:“快点选啊!”
女儿小声地回答:“我不会。”
母亲说话声分贝提高:“你怎么那么笨啊?”
面对妈妈在公共场合如此地不留情面,那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女儿仍坚持说自己不知选择哪个笔记本。
她母亲更是不撒不放,大声斥责女儿连这个自己都做不了主。
再后来,我再也没去听,而是专心听着我女儿选择哪一本折纸的意见。
我想,对于身后母女俩的对话,也没有必要再去听吧。简简单单的几句对话,仅凭听也能推想出那位妈妈平日对女儿的教育方式:蛮横,自我,缺少爱。也许,当时正赶上母女闹矛盾,妈妈才会如此气愤。但好的教育,任何场合都不应该出现任何不理智的行为与对话。
每位妈妈都应该明白,你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乃至今后的言行表现。
2
周末陪女儿上兴趣班,在休息区等待的时候,偶遇一个哭啼不止的小女孩。
女孩奶奶送她去教室,可她偏偏不进去,一直跟在奶奶身边,不舍奶奶离开。
“跟我去玩儿,好不好?”我蹲下来问她。
女孩摇摇头,眼里依然含着泪水。
在与女孩奶奶的交谈中,得知女孩和我女儿年龄相仿,在女儿曾经所在的私立幼儿园上学,而且当时和女儿是在一个班级。
女孩性格特别内向,所以家长想让孩子来兴趣班,试图改变一下。
“孩子爸爸忙吗?”因为之前女孩奶奶提及了女孩的爸爸,先问一下爸爸还是礼貌一些。
“嗯,瞎忙。”女孩奶奶回答我。
“孩子爸爸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多陪陪孩子的。”我继续女孩爸爸的话题。
“嗨,别提了。说了多少次了,不管用。就跟手机亲!”女孩奶奶语气中有些许无奈,但还有一丝轻松。其实,这种“脱口而出”的洒脱是我最担心的。
显然,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女孩奶奶本想试图去改变,可现实却又让她放弃了改变,最终只能把这种不好的家庭现象持续下去。
经了解,得知女孩妈妈是改嫁来的,还带着一个七岁女儿。但小女孩和姐姐关系并不亲近,而且女孩奶奶也不情愿为儿媳妇照看那个和她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
就这样,那个同母异父的姐姐由姥姥看护,而这个小女孩则由奶奶一手带大。这使得本来就因为“异父”不亲近的姊妹俩关系更加疏远。
最终,在我温柔的“软磨硬泡”下,女孩儿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尽管是腼腆地倚靠在奶奶身边,但毕竟孩子是破涕为笑了。
其实,笑着和小女孩交流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而且眼泪也几乎流出来。
在专注家庭教育之后,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一对父母的义务失职,更是一个无辜孩子的人生悲剧!
妈妈生孩子,是为了什么?这句话,曾经在内心问了自己很多次,也仔细思考过很多次!
“生”不只是脐带的剪断如此简单。你和孩子的身体从此脱离,却永远不能也不应该脱离孩子的心!
在孩子最需要妈妈的几年里,你“洒脱”地缺席了。你的缺席,让孩子失去了母爱、安全感与责任感。现在的你没有丝毫责任感,孩子未来的样子会奇妙地复制你的现在。
3
一天早上,送女儿去幼儿园。走出校门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到一个妈妈拉着女孩的手,试图将孩子“拽”去教室。但小女孩哭喊着“不去上学”。
见过了太多这样的“悲欢离合”,孩子哭闹着不去幼儿园,而家长却无可奈何,有时只能“大发雷霆”。
“你丢不丢人啊?你看别的小孩儿都不哭!”即将离开校门,耳边传来那位妈妈的声音。
在去单位的路上,那句“你丢不丢人啊”在我脑海里播放了一遍又一遍。
无论什么缘由,“丢不丢人”这样的话语很伤孩子幼小的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的是破坏性的打击!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尊,他们也有思想,他们更会模仿。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家,他们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像妈妈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他们身边的每个人!
4
孩子的性格是可塑的。如果妈妈经常是蛮横的、无理的,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对待他人也会态度蛮横无理;如果妈妈经常回家不是手机就是平板,孩子自然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熟练地划着平板打发时光;如果妈妈经常爆粗口,孩子不仅心灵受到创伤,而且还会“以牙还牙”,拿自己的“粗口”去对付身边的人。相反,如果妈妈时常是温柔的、和善的、礼貌的,并且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谈心,那她的孩子未来表现一定不会太差。
孩子未来的姿态,藏着妈妈现在的样子。愿每位妈妈都能做好现在的自己,送给孩子更优秀的未来姿态!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用心育儿,暖心分享。育儿路上,愿你我一起成长!静一在此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