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磨课不能只是预设,不能磨掉了课堂教学的生成。
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依照课前预设,它的生命活力在于师生互动中的现场生成。预设本来就是“为生成而预设”。磨课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情的预测和分析上,要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和问题,预设引导的策略。不能对课文磨得过细、过深。
文本不是技术性语文训练的工具,而应当置于学生这个生命主体的自主学习过程之中,这不是教师可以全部预设的。磨课应当针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可能自觉行为,建构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文化运行模式。
6.磨课不是作课,应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
磨课需广开言路、各抒己见,但不能有太多的指令。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见解和选择,即使是失误的,也是课后可做反思的宝贵经验。磨课的基本性质是平等的切磋,自由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