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莫言小说《晚熟的人》,昨天读完第二节——晚熟的人,感觉似懂非懂,今天出去游玩的时候偶尔也会想一下,也看过一些视频解读,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
晚熟的人这一节主要写了蒋天下的晚熟,也借着蒋天下的言语表达了很多的话语,故事中也有其他几个人物描写,在现实中也很容易映射。
早熟的人名叫常林,他自认早熟,主要表现是与单雄飞对决前,振振有词,出口成章。单雄飞问他:“想不到你还满嘴豪言壮语呢!从哪儿学的?”他回答说:“这还用学?”“老子早熟,生来就会!”
晚熟的人的代表名叫蒋二,大号蒋天下。他也是一种自称,自称的不是早熟,而是晚熟。据称,他早年脑子出现过一点问题,村里人都把他当傻瓜看待。“但事实证明,他是村里最精明的人。他前些年是装傻,因为装傻,在未免除农业税和各级提留之前,他一分钱也没交过。”对此,他自己的解释是:“大哥们都说我装傻,其实我不是装傻,我们老蒋家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晚熟!”对于晚熟,他的理解是“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出窍,过目不忘、过目成诵,昏眼变明目,秃头生毛,我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蒋二一个在看起来世俗定义的成功之后却因非法占地有麻烦半夜打电话给莫言,莫言回复:“继续晚熟吧”
其实常林算不上早熟的人,只是非常的冒进;蒋二也算不上晚熟的人,还需要继续晚熟,不够慎重。
看过一些观点写早熟和晚熟分别代表小聪明和大智慧,也有观点说是早熟代表提早掌握社会规则的精明,晚熟代表经历过后适应社会规则的,但是熟了就会烂掉所以最好更晚熟,按照社会从众性也可以这么理解!
个人理解的早熟和晚熟其实都不合时宜,蒋二在说晚熟的人时莫言有点抗拒,真正的应该是契合时宜的成熟!生命万物都有规律,花有花期,自始以来春种秋收,早熟的大概率不会完美而且容易凋落,晚熟的需要继续且一般不会成熟。人也是从出生到归土短短几十年,在成长经历与社会环境作用下很难说恰如其分,但尽量还是坚定人生观,做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有自己原则和方向的人!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不必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需要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而是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己的个性和愿望,成为真正的自我。
几句原文分享:
1.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样,无论多么高的山,也有鸟飞过去;无论多么密的网,也有鱼钻过去。
2.假如你不努力,一年后你还是原来的你,只是大一岁。
3.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4.少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5.他的仇人们,死的死,走的走,病的病,似乎他是一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一个睚眦必报的凶残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