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乏聪明人,聪明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早慧过人,才思敏捷。有的大器晚成,睿智沉稳。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平常生活的话语里,‘聪明’囊括了多种积极特质,如智力卓越、灵活机动、足智多谋。然而,民间俗语里,‘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似乎又提示聪明人也会干蠢事。如果一个人智力卓越、灵活机动、足智多谋,他为何又会作出愚蠢不理智的行为呢?进一步讲,当我们谈论‘聪明’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些什么?在《超越智商》一书中,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Keith E. Stanovich从‘聪明人也会干蠢事’这一现象说开去,将理性与智力区分开来,开创性地提出一个人如果不能成功抑制非理性的冲动,不能正确运用理性的心智程序,智商再高,也会作出愚蠢的决策和行为。他整合认知科学领域的多项研究,提出三重心智模型,并基于双系统加工理论提出理性背后的心智机制。
人有一个大脑,三重心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 自主心智是一系列可自动化加工的模块,如深度知觉、面孔识别。
- 算法心智是传统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心智能力。如果将人脑比作电脑,那么算法心智,就是这台电脑的硬件,它负责信息处理,如信息编码、储存、输出。
- 如果说算法心智是‘硬件’,决定了大脑运行何种加工,那么反省心智则是‘控制台’,当某个行为符合个人的信念,并能够最大化实现个人目标时,反省心智将给出一个‘go!’指令,触发算法心智的工作。
相比于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自主心智占用认知资源少,执行迅速,计算负荷低,可平行加工。大脑是个吝啬鬼,偏爱能耗少,效率高,速度快的加工。因此,大脑的默认设置是运行自主心智。不少自主心智的模块,是经过漫长的进化,打磨淘洗而来。它们或许在人类发展的某一时期,发挥重大作用。如,偏好甜食,厌恶风险,能够让人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传递自己的基因。然而,利于生存和繁衍的自主心智模块,并不一定能助益理性。在《机器人叛乱》一书中,Stanovich曾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人类是基因的载体,是基因的奴隶,基因为了自我复制和传递,会牺牲掉载体(也就是人们自己)的利益。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茹毛饮血的时代,现代社会要求更准确的信息加工,更理性的决策和行为,如果人类再任由自主心智摆布,再不假思索地规避风险,偏爱甜食,则只能折损人类自己的利益。
提升理性,需要反省心智和算法心智共同参与。反省心智是控制台,发出‘go!’的操作指令,算法心智则实施具体操作。算法心智共有2条加工路径:压制和去耦(decoupling)。压制,用于中断自主心智加工。去耦,则是做认知模拟,提出更优方案。去耦,可理解为搭建脑内小剧场。个体不再需要亲眼见到实物,操作实物,而是提取实物的特质,建立实物的表征,并把实物安置在脑内剧场。在剧场内,人们可以使用无数种方式操作实物,并演算出种种操作所产生的后果,比较权衡之后,找到最优操作。
作者在三重心智模型中,引入了‘心智程序’的概念。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如果说算法心智,侧重于人脑信息加工的能力,属于流体智力。那么,心智程序,则是可以习得的陈述性知识,属于晶体智力的范畴。三重心智模型中的每一重心智,在执行操作时,都需要从心智程序中提取信息。特别地,反省心智还能从心智程序中提取到个人的观点、目标、信念等信息。安装理性的心智程序,能够在去耦过程中,帮助个体作出最大化实现个人目标的理性决定。当个体缺失了理性心智程序,或者安装了被污化的心智程序,就会作出不理性的决策和行为。
在详述了三重心智模型后,作者用极大篇幅介绍由于认知吝啬鬼作祟,理性心智程序缺失,和使用污化了的心智程序造成的思维谬误,也介绍了好的心智程序 (如,考虑备择假设,可证伪性原则)和被污化了的心智程序所具有特点(如,拒绝评估自身的心智程序),更带来了一个让人欢呼雀跃的好消息:理性与智力水平的相关性并不高,理性完全可以习得!读到此处,是不是有一种万事俱备,理性能力即将提升的喜悦感?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本科学心理学的娃,《超越智商》一书中绝大部分的思维谬误,我都已经见了不止一次。良好的心智程序,如概率论、可证伪原则,更是我专业训练的一部分。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继续被认知吝啬鬼牵着鼻子走,使用不完备的、被污化的心智程序,做着不理智的决定和行动。问题出在哪儿呢?纸上得来的,终究是用语言组织的规则,一些可安装的心智程序。提升理性,也像锻炼肌肉一般,需要在情境中每日操练。以下是我对提升理性能力的一点小心得。
从零假设为真开始思考。拿到一个题目 (比如一篇研究报告),先假设其结论/观点不成立 (假设零假设为真),再根据它的证据、论证过程,去拒绝零假设。而不是,一开始就接受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这样可以避免框架和锚定效应,先入为主地影响判断。
讨论。好的心智程序会考虑备择假设,会采用完全析取所有可能性并对可能性的结果进行分析。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就算百密也会有一疏。这个时候,与同伴师友,讨论、分享、辩论就格外重要了。他人的观点,可能正是自己忽略的某种可能性。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是别人未曾考虑到的备择假设。当观点与观点冲击碰撞时,又会有新的观点激发出来。问题经讨论而愈发明晰,而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提升。
向牛人学习。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榜样。理性也不例外。接触牛人,看他们如何思考,也对理性能力的提升有所助益。记得一次组会,我对一位学长的报告有些疑惑。但我自认为知道学长使用的实验范式,大概知道他的意思,也就不再纠结自己的疑惑。然而,席间的教授却对这位学长的报告问了不少问题。教授们显然更加熟悉学长使用的实验范式。然而,他们并没有盲目代入已有的知识,去评价学长的报告,而是把对这一范式已有的观点、态度、评价清零,完全从学长提供的证据出发,基于学长提出的证据,做出判断。这对我是很大的教育。
写作。写作是把头脑中相互纠缠连接的思维网络,拉直、理顺、成文的过程。写作,好像给了人第三只眼,让人能够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批判自己的观点。写作,让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观点,在落笔前,就虚弱溃散。写作,也是自己思考的记录,可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再回看,再跟当时的思考来一场辩论,智识也就在这审视琢磨之中渐进。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现在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细化专门化,研究者能够在某一个领域,经一番钻研,出一番学术成果,已属不易。Stanovich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学术视野广阔,且高度整合。它将多个认知科学领域 (如,思维、智力、决策、问题解决)自洽地融在一个结构里面,这非常难,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