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日,我市出台了《阳江市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到全市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创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方向走得“对”。开展“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思想发动,凝聚思想共识。各级党组织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等方面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主题党日和专题党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多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笃行实干的精神状态,自觉主动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中,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向好向优。
坚持综合施策,推动氛围造得“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需要从多方面协同发力。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不可或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通过不断改善法治环境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但仍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亟待解决,需进一步将法治贯穿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环节。政务环境是观察营商环境的直观窗口。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社会风气的好坏,是营商环境的检测仪。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制度建设,构建诚信社会。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防止权力滋生腐败,拧紧政商交往的“安全阀”。项目和人才就像候鸟,全力补齐营商环境的短板,才能让“候鸟”变成“留鸟”。
坚持整体提升,力争效果取得“好”。持续巩固提升,保持常态长效。优化营商环境,根本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要持之以恒优化要素保障,提高服务效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在解决问题上见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下绣花功夫,找准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各种症结,有针对性地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的有力举措。要持续开展常态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推介力度,让宣传“动起来”,推动讨论“热起来”,优化营商环境效果“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