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分享项目,引流粉丝过来领取项目资料的时候,一般粉丝都会继续问,还有其他好赚点的项目吗?给他再分享之后,一般就没有什么下文,默默离开了。
好想说:如果赚钱那么容易,我早关起门来自己玩了,还会公布出来。(公布出来的项目都是需要每个人去引流操作,付出心血的)
粉丝继续咨询的原因,其实无非就是觉得项目赚钱少,或者项目普通,太多人做,再者就是项目操作起来麻烦,总之就是这个嫌那个弃,不愿意深钻去操作,去完善。
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现在网络上充斥着月入过万,日收过千的项目,随便一搜,都是躺赚、零基础操作,无需引流等傻瓜式赚钱模式,看得内心早已火热,当你扔一个需要各种引流,各种操作才能赚钱的项目给他,不啻于一盆冷水朝头浇下,内心拔凉拔凉。
现在网上项目鱼龙混杂,总有人赚钱和不赚钱,再烂大街的项目都有人做得风生水起,再好的项目也有人操盘不起来的,任何行业都是28定律,2家欢喜,8家愁。
不是说人家月入几万是假,这是人家辛苦操作,花费心思去琢磨引流,绞尽脑汁去完善模式赚来,赚到钱的大咖,那个不是在互联网里摸爬滚打,才杀出的血路。
几年前,同行少,所以做项目的时候,不愁没流量,上百上千台手机,群控系统,直接营销,这个不行下一个,直接收割,简单粗暴,但往往最有效。
最近几年,网络平台管控严格,各种政策出来,获取粉丝的成本越来越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富,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于是大家都开始玩精准流量,做垂直领域。
做垂直领域又分两个玩法
一个是直接操作玩项目
一个是打造个人IP,服务用户,为后期变现做准备
市场变幻莫测,尤其是在互联网,项目长则两三年,短则有可能几个月,就有淘汰的风险,钻研了大量技巧,投入了大笔资源,政策一变,统统完蛋,像最近的微信封号,一波下来,损失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有人在。
项目扑街了,又得花时间去找项目,之前的一切都付之东流,永远都在操作项目和换项目的路上,没有时间去做长远规划,陷入一个项目有一个项目循环当中,固步自封,无法创新。
大部分人甚至走不远,倒霉碰上一阵政策妖风,就把你项目搞扑街,让你损失惨重,一蹶不振(例如17年的封杀淘客微信机器人)。
所以玩项目,并非长久之计,会让你做得又累又苦逼。
要想在互联网持续发展,收人收钱收心,做个人IP,才是王道。
IP是什么?IP英文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IP剧,是指在有一定粉丝数量基础上的国产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为题材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因为其站在IP背后成千上万的狂热粉丝和他们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来自百度上的解释)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某某IP又拍成电影,像花千骨、诛仙剑、盗墓笔记等等,这些都是IP。
作者写书,不仅收获粉丝,收获稿酬,版费,拍成电影,继续收钱,这应该就是网赚圈天天喊的躺赚吧。
艺校出身,拍电影,拍电视剧,逐渐在各大媒体展露头角,最好熬成明星,这也是IP。君不见现在的天价演出费,一部电视剧演员费用动辄上亿,90%以上花在主角明星身上,即使没演技,就因为这个IP有流量,他也能辗压老戏骨,拿下巨额演出费。
IP就是你自带流量,自带粉丝的,粉丝认可于你,忠诚于你,又可以为你所用。
罗胖子12年开始做内容输出服务,吸引了一大批的死忠粉,靠着这批粉丝搞了个APP,做课程变现,做成了现在市值十个亿的大公司。
Pipa酱,2015年开始做原创视频输出,娱乐大家,推出34条视频就圈粉600百多万,微博粉丝突破两千多万,还没有毕业就融资到两千万,估值1.2个亿。
如果上面的两个栗子比较特殊,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抖音、直播等互联网平台,唱歌的网红,跳舞的美女,甚至搬砖的民工等等都在上面展示自己独特的一面,来聚集大量的粉丝。
打赏、广告,足以让一个小学文化的网红收入远远超过那些苦读十年寒窗之人。
互联网让一切都有可能,你不需要学富五车、不需要才高八斗,你只需展示你独特的一面,或者你擅长的一面,打造个人IP,你就足以辗压众人,收获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