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印度安顿好以后,给家里报平安。老爸一听,急了:“叫你不要去印度,你还是去,你没看电视印度很乱吗?”
直到我把来印度遇见的人和事分享了,才稍稍放心:“不要大意。”
堂弟看到我朋友圈的定位,忧心忡忡的:“姐,印度很危险,你要小心点啊!”
他还是不放心,从知乎找了很多帖子——“女生去印度注意事项”、“在印度千万不要做的事情”之类的。帖子具体细节到衣食住行,比如不要单独出门,晚上不要出去玩,遇到当地人不要合影。
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一定要多小心,早点离开那个鬼地方!”
还有,不少朋友也在问:“印度是不是像新闻里播的那么乱啊?”
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很久很久没有看电视了。电视新闻里的印度是怎样的?我不知道。而且,我并没有打算去查看。
我只想把我来到印度以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不去评价,只去感受。
我笔下呈现不了全部的印度,但一定是我所遇见的真实的印度。
02
其实,来印度之前,我对其知之甚少。
所知的,无非语文课学的泰戈尔和西游记、地理课学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历史课学的圣雄甘地和英国殖民等等。
更多一点的,来自电影。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三傻大闹宝莱坞》再到《摔跤吧!爸爸》,很多印度本土电影让我对它的社会面貌、教育情况、婚姻状况以及宗教信仰有了一定的认知。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看《神秘巨星》。上映那天,顶着哈尔滨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挤上没有暖气的公交去电影院看。被吸引的,不止阿米尔汗,还有印度。
因为印度,已经连续三年被我列入行程单里,其中两次都开始查询机票了。最终没有成行,可能只是时机未到吧。
今年,终于到来。一如既往地,没有做任何攻略任何计划,甚至连返程机票都没有买。因为我不知道,印度等待我的是什么,我又会想在这里停留多久。
所以,随心所欲。
03
在其他几个国家旅行的时候,遇到过一些印度人。
在柬埔寨住的青旅里,我的下铺是一位很讨人喜欢的女生。她性格开朗,亲切又随和。她的行为作风和思想形态是有欧美痕迹的,但长相却一点都不像。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她说,她来自英国,随后又补上,父母都是印度人,但她在英国出生,从来没有回过印度。
我恍然大悟,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高挺的鼻梁,黝黑的肤色,她的长相特征就是标准的印度女生啊,很漂亮。
后来,我和她说了接下来的行程应该会去印度。她大吃一惊:“女生一定不要一个人去印度,印度男人会恐怖地‘视奸’,我都不敢自己去......”
她从小接受的是先进的西式教育,长大又一个人背包走了很多亚洲国家。有着印度血统的她,在认知上对印度的偏见,让我很意外。
04
在马来西亚,印度人也很多。
我常去一家印度餐厅吃饭,并不是因为印度餐好吃,而是印度员工好玩。
抵达那天天色已晚,到处换不到马币。饿了一天,没有马币就没有饭吃。经过这家印度餐厅时,看到琳琅满目的食品,更饿了。
实在没辙了,厚着脸皮去问,今晚可不可以在这里吃饭,明天再来付钱?最终,如愿吃上了饭,还喝了奶茶。直到第二天,才把钱付了。
有一次,买好了饭菜,转身去买饮料。一回头的功夫,鸡腿不见了!一抬眼,电线杆上的鸟正在享用我的鸡腿。
哭笑不得,把这事讲给了印度小哥听。他一转身,给我端来一个盘子,盘里放着一个大鸡腿。他示意,这是免费送给我的。
而且只要一有不懂的问题,他们一群人都会围观过来“出谋划策”,即使不知道,也一定会去问到答案再来告诉我。真的很热心肠。
经过老街时,一群印度人在卸货。大热的天,挥汗如雨,麻袋一个接一个,很辛苦。而他们,递一个麻袋就一起“嘿”起来,然后哈哈大笑。他们似乎不为工作所累,而是在享受劳动,所有路过的人,都会被他们逗得大笑起来。
把自己的苦,磨研成快乐,然后感染别人。这让我很触动。
05
现在,我已经在印度待了半个月。
回到文章开头,印度是不是很乱?我还是不知道,因为我没有遇见过“乱”。
我只知道,抵达的班加罗尔国际机场很现代很大气,门口的警察配了一把老式长枪,无所事事。
我还知道,找我合影的印度男生害羞得话都说不完整,和印度家庭合影男主会和我保持一定距离,甚至我上了拥挤的城轨,印度男人会挤在一起,给我留出足够的空间。
我问路,耐心给我指路;我买东西,和当地人一个价格;眼神交接,我会收获微笑。
从南印度到北印度,从科技之邦班加罗尔、殖民之地果阿、经济之城孟买,来到了最浪漫的乌布代尔,我在慢慢走进印度,感受印度。
我也愿意,把这一切,和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