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发3月21日)
今天得到机会到西安高新一中观课,老师讲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二篇课文——《祝福》。课堂结束后的评课环节,房校长提到他曾经听过的几次《祝福》公开课,其中有两位老师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位老师:
她平时很会打扮自己,也常喜欢化点淡妆,但那节课上课前五分钟她就来到教室门口静默地站着,不施粉黛,一身黑衣,表情肃穆。学生们进教室的时候都忍不住转头看她,同时小声议论着,“老师今天这是怎么了……”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站起身来鞠躬:“老师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师说:“我今天心情很不好!”学生们更是诧异,“为什么啊老师”,“老师怎么了?”老师缓缓地说,“因为在一个除夕夜里,一位老妇人在人们对新年的庆祝声中悲惨地死去了……”学生们懂得了老师的用意,表情也一个个严肃了起来,老师接着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老妇人为什么一个人孤单地死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时代一探究竟。”……
另一位老师:
……在课快要上到一半的时候,她说,“好,现在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也对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那现在请大家做一个小任务,把你心中祥林嫂的形象用漫画的形式画出来!”……经过一番合作,学生们画出了一幅幅漫画小象,而当他们的作品被展示到黑板上的时候,看着形态各异的祥林嫂,所有人包括老师在内,都忍不住笑得东倒西歪……结果可想而知,在笑声中,《祝福》本应含有的思想力度与深意也被消解了。
房校长说第一位老师讲的才是语文课,才是祥林嫂,才是鲁迅的《祝福》。他还提到一个词——“场域”,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场域,也就是营造适当的阅读情绪。也就是说,语文老师要想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当中,近乎于穿越时空,去站在人物身边,和人物交流。基于此,他向讲课的老师提出建议,下次上课的时候,请把你的笑容收掉。
彼时,坐在校长对面的我突然想起自己去年在参加一个讲课比赛时的场景,得了二等奖时老师的评语说“气氛渲染得特别美,讲的特别有感觉”,然而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时只是把它记住了,并没有深思其中的道理。
——到底什么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的地方,又究竟在哪儿?
而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怎么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读这篇课文?
于是我又想起前几天读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所说的,“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人类欣赏艺术,不是为了认识它们,而是为了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中,不断找到新的体验,探寻生活的意义。
记得曾有位老师戏言,“你要是抱着认识事物的原则读小说啊,那还不如去看故事梗概!”。因此艺术不是认识,而是感受,是强化一种印象,是怀着一颗敏感的心灵,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美感。
读书就是如此啊,每一篇堪称经典的小说、诗歌,都是作家倾注了心血打磨出来的艺术品——走着,坐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他们一旦决定要写一部作品,便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把它变得更加美好和精致。
那么既然创作的时候是如此,那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再回想房校长的点评,也许将感受的过程放缓、延长,才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而语文课的魅力,也正是在于这种对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吧。
(再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其实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感受情感的,学这篇课文应该立足于叙述者的态度,引导学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思考。房校长的建议或许更适用于重在抒情的诗词、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