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68-1416字,共102644字
晚上在夜市摆摊,我发现只要姐夫在市场帮忙,能多卖不少。
仔细观察,总结出这几个原因。
1,打情感牌
只要有人来问价,或者往我们摆摊上看几眼,姐夫都会说:“这是老太太种地,挺不容易的,来看看吧。老太太好人,帮个忙。”
这个老太太是我妈,夜市摊位生意合伙人之一!
然后别人买完菜之后,姐夫会说:“感谢大哥/弟弟/妹妹,吃好再来。”
类似这样的话,先是讲老太太不容易,客户买完之后再次感谢他们。
给对方的感觉是,他们买了菜,但感觉是做了件大好事。
2,绿色蔬菜
姐夫吆喝这菜是老太太自己地里种的,大棚前边的地边。没有打农药,这菜都是老太太自己摘了洗完扎捆。
住户都爱吃绿色蔬菜,无污染,纯天然。这样的菜在夜市也有,应季蔬菜下来时,也能买到。
3,自信有底气
我姐夫吆喝时,中气十足,自信满满。给人的感觉是:我的菜就是好,买了就是赚到,不买错过是你的可惜。
对自己的东西绝对认可,随便检验。比如客户看上韭菜,犹豫不决,姐夫随手拿一把韭菜,然后当着客户面把韭菜根一掐,很轻松掐断。
中气十足的吆喝,也能吸引别人注意力。有一些并没有打算买点菜的,被姐夫一吆喝,就过来看看,顺道买一些。
这里是什么逻辑呢?
首先,人们对弱势群体,有种天生的心理优势。别人有困难,力所能及的帮一下。
姐夫不厌其烦的说老太太开荒种地,然后清洗后来市场卖,谁听了也感觉这老太太挺不容易。
一日三餐,要买菜做饭吃饭。在谁家买都是买,价格方面也都差不多。而且老太太这里,好像给的还更多一点。
在老太太这里买把小葱,买把香菜,三块两块的事情。既满足自己采买需求,又做了一件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多数人对吃的东西有种皇帝的新装似的讲究,一听说是绿色蔬菜,就更爱买。
应季蔬菜上市时,也确实有老头老太太卖自己家产的菜。他们平时呆不住,找个地方开荒,种点小菜玉米土豆之类。吃不完,就拿去市场卖。
但是纯绿色蔬菜,要不是批量种植,造价很高,要不就是个人种的,不太贵,但品相不是特别好。
所以在夜市一般很难买到卖相好,又纯的无污染绿色蔬菜。这一点多数人也都明白。
尽管如此,一听到有人吆喝绿色蔬菜,就会不自觉的卖一点。
第三,爱热闹,爱扎堆。只要摊位前有几个人在买东站,挑挑选选,就会有更多的人过来看一看。
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一直听说过一个词,叫贩卖故事。樊登读书上也有一个类似的书,《你的客户需要一个好故事》。这本书我还没听,单看名字大概是这意思。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姐夫讲老太太种地,讲老太太洗菜,收拾菜,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
老太太虽年龄大,依然在努力奋斗。开荒种地,需要勤快,需要吃苦耐劳。把菜收拾好又扎上捆,需要细心,耐心,还有一种方便他人的情怀。
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也给了他人做好事表达善心的机会。所以,大家都愿意来捧捧场,无论多少买一些。
到这里,这次夜市摆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会讲故事,让你事半功倍!
姐夫四十多岁,前半生开过矿,做过物流经理,后来全国多处跑,联系业务。现在他在外地还有自己的公司,他主要负责业务,在家里电话联系,有需要出下差。
通过他在夜市的卖菜方法,我猜想在联系自己业务时,应该也会以讲故事的方式,去拉进客户的距离。
用故事去讲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讲客户感兴趣的事情,讲业务相关的事情,等等。这样客户能听进去,愿意继续听,合作的机会就大。
这都是我的猜想,接下来几天,会多听一听这方面的讲书,多读一读这方面的书。再多听几遍齐老师的课,学习如何写故事。
希望我也能学会讲故事,能有所收获,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