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你理解的中庸之道是什么?

是谁都不得罪、和稀泥的老好人;还是两边都讨好、毫无原则的乡愿者?再不就是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以此标榜自己随遇而安、平庸度日?


还有一种理解,就是把中庸之道视作妥协之方,在双方争执不休、相持不下的时候,给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如果这样去理解中庸之道,那么就把中庸理解偏了,理解小了,也把自己活偏了,活小了。

什么是“中”?

《中庸》里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阳明先生说:"中"只是天理。


“中”是天下之大本,中是天理,天理即良知,良知即是心之本体,“无所偏倚,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孔子认为“中庸”是非常难以企及的境界,“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圣贤之道,是圣贤才能企及的境界。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指在每件事上、每一个当下,都能依良知而行、循天理而为,知行合一,素其位而行。

阳明先生就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位儒家圣人。

遥想当年,面对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当一众朝中官员还在犹疑、观望,纠结该站位哪边的时候,阳明先生不顾赤族之祸,召集义兵,高高竖起擒贼大旗,坚守为人臣子的那份忠义之道,履行为父母官的那份仁爱之职。

试问,若非良知清澈的人,谁能像阳明先生那样,在大是大非、大仁大义面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放下心中一切挂碍,勇于担当,挽江山社稷于将倾,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

所以,真正的中庸之道,并非老实无能,也非油滑机巧,而是浩然正气、义无反顾——为祖国为人民,直下担当,在所不辞!

我们身处今天的社会当中,周围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抱怨人心不古,风气败坏,金钱至上。作为我们个人,身处当下,不妨问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与其抱怨不休、浪费此生,不如学习圣贤,立志朝向圣贤的境界,践行真正的中庸之道,成就自己卓越的人生!

我们如此平凡,而又如此幸运,生逢盛世,牵手圣贤,有机会为时代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605评论 4 144
  • 荐语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
    威然的自由之路阅读 993评论 0 6
  •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
    狗窝里的狗阅读 167评论 0 0
  • 昨夜雨疏风骤。卷挟泥沙无数。晨看白小思,却见灰多车重。知否?知否?应是沙尘依旧。 等娃放学的时候,从车里翻出几张湿...
    饮水思源的原创阅读 384评论 1 4
  • __回家之随笔 各位亲们,告诉你们一个大大大消息,本菇凉上周回家了٩(˃...
    无题的小倩阅读 188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