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孙云晓说:“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酝酿着孩子的悲剧,争分夺秒地制造着孩子的成长苦难。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自己作战,用自己的奋斗来击毁自己的目标。”“只要你是警察式的父母,你的孩子就是‘地下党’。你的教育越简单粗暴,孩子的错误和谎话就越多。”父母限制孩子的自由,一方面制造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另一方面导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愈演烈。结果是使孩子于成材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现代社会是信息频道高度发达的社会,父母尤其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能再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臂弯里,使他们活力缺失、精神痛苦。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衡度,如果付出的过多,爱就不是奉献,而是一种自私的索取,必然带来孩子和自身的双重痛苦。如果要想远离爱欲过度的痛苦,父母要时时处处掌控好爱的平衡度。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026)
感悟:《迷途(二)》
同事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我看到了事件的希望。可找班主任这件事让社恐的我宕机了。一直贯彻男主外女主内的我,只管两个孩子的幼儿园家长会,上学后的事都是爸爸的事情。我说,那让她爸去吧,我怕脑子一根筋的我万一说错话,就得不偿失了。我同事恨铁不成钢的说:“你家是个女孩,人家班主任又是个女老师,你让一大老爷们去算什么!你去就行了。你就跟老师说,孩子最近不愿意去学校,你们实在没办法了,需要老师的帮助,根据老师多年的经验给个可行性的建议。”没办法,我只好鸭子上架,现学现卖,硬着头皮给老师打了求助电话,约好下午三点钟见面聊一聊。见面是愉快而有效的,虽然我仍然没有控制住我的二楞子性格,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吐为快,但总算没有把事情搞砸,而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事件还原:在对孩子的性格认知方面家长和老师都看走了眼,过高的要求和期望让还分辨不清轻重的六岁孩子彻底崩溃了:我如何努力也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我破罐子破摔躺平好了。
孩子:妈妈,老师要求桌子凳子上一点痕迹都没有,我不小心会划在桌子上,使劲擦也擦不掉怎么办?我有时候盘腿在凳子上,鞋子的外侧的旋钮把凳子划了怎么办?我的铅笔掉在地上戳了个洞怎么办?我说:我跟老师说一说,咱们去擦掉就行了。“不行,擦不掉的。”“那实在不行我去买张桌子赔给学校。”清奇回路“那那张旧桌子怎么办?拿回家来?”——好吧,我被她成功的带偏了。
老师:这是一个开朗的孩子,天天笑嘻嘻的,犯错后被指正,很痛快的说“好的,老师。”就是再改一遍还错,关注点也不一样,不是问我改得好吧?而是问‘老师,我字写得好看吧?’让人哭笑不得。这要是胆小的孩子,我还能要求松一些,可真没想到她能出现这种情况。卫生纪律我一直严格要求,桌子要干净整洁。
我:这孩子挺小就挺皮的,我和她爸一直担心她在外面惹是生非,就一直对她严肃的讲,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按规矩办事,否则就回家挨揍!她会弱弱的问“怎么揍?揍扁了吗?”“嗯,使劲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