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安妮宝贝的书,觉得如同一个清秀的姐妹,在和自己淡淡地诉说,不悲不喜。很多次,颇有同感。
作品看得不多,直到最近偶然发现又出新作《春宴》,怀着好奇心,速速地看起来。
加上之前刚看完桐华的两部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最美的时光》,对比来看,文字都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不得不说,桐华的作品更具有故事性,诉说起来,更吸引人去读,有情节,有人物,有起伏。喃喃自语不多,无谓的描述也不多,却都恰到好处。整个故事一气呵成,虽然《最美的时光》里,有些剧情很狗血,但是故事里的人物都在积极表现自己,通过行动、言语和神情,以及过往的生活经历。
《春宴》中,众多展现的是个人的思索,人生?爱情抉择?孤独感,刺骨的孤独感,把人网住的孤独感……甚至是人物引以为豪的孤独感,那是理想主义人生的标签,因为理想主义,所以曲高和寡。众人都懂得,那就是俗人的世界,不是理想主义了。千方百计保持距离,看不清是未成熟,还是已固执地老去?
这也是安妮作品的标签。
在诉说方式上,情景转换,让人晕眩,大段大段的文字在诉说人物的思绪,却没有特别深入的感觉。书看得很快,快到省去看大段的描述,直接去看情节。
然而,在安妮这样的作者,作品精华,多少在于文字的优美精致,像我这种,以看桐华小说的习惯,去看情节的方式,虽有大快朵颐之快感,但也有所丢失。
有些自说自话的自以为是,自视清高。有些对于优秀男人的描述,显得很媚俗和缺少眼界。局囿在世俗里,还有些半遮半掩。流连于疯狂中,还有些不够力度。
对于拥有女人无数的40岁男人的心理描述:喜欢庆长,出于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平衡,在于一种满足感。
对于写作之于作者意义的描述,书中的描述有些地方很真诚。
偶尔有看村上春树作品的感受。
看到一个评论说,或许已过了看安妮的年龄……我想,我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