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箴言唯勤唯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这是于昨晚观赏央视一台一档文化节目留下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勤俭持家,读书求知,自古至今是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镌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成为一种精神坐标,世代传承,指引着幸福生活的方向。
勤劳致富,俭以养德。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没有辛勤的劳作,哪有秋收万颗子的丰硕?没有汗水和泪水的浇灌,哪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富足?没有节俭和克制,哪有时代进步的文明和昌盛?早在唐代,李绅在悯农(其二)中就写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小诗脍炙人口的道出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以及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
读书求知,诗书继世。读书,学文化,从小处说,可以明礼仪,养心性,塑品格,从长远来看,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尤其出生在偏远山区的孩子,想要打破家族代际传承的命运,就要有囊萤映雪的苦读精神,要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的志向,才能摆脱困境,迈向新生活。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老师,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女学生,靠知识引领她们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成为家庭的知识传播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纵然,知识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北宋苏轼在《三槐堂铭》中提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中行,行中知,知行合一,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劳动和读书结合,才能利于健康成长,才能强家福国。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明代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写道:“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足以见得先贤教育子孙后代读书是何等重要。
耕读传家,唯勤唯俭,曰读曰耕。
文化的力量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