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41篇-刺腰痛篇(2)

解脉导致的腰痛

解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疼痛还牵扯到肩部,病者看物不清,常常遗尿。治疗时,医者要针刺病者解脉在膝后大筋分肉间(委中穴)外侧的委阳穴处,此处血络横见、紫黑盛满。针刺时,医者需待此处流出的血由紫变红方可停针。

解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得如同被带子拉扯,且常常感觉腰部好像被折断一样,还常常有恐惧之感。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解脉,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状,针刺的时候它会射出黑色血液,待血色变红时医者方可止针。

解脉: 膝盖附近的脉, 解是关节的意思.

同阴脉导致的腰痛

同阴之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疼痛时病者腰部胀满沉重如同有小锤在里面敲打,且其病处还会突然肿胀。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的阳辅穴处,针刺三次。

同阴脉: 指足少阳络脉.

阳维脉导致的腰痛

病发阳维之脉会使人腰部疼痛,其痛处还会肿胀。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阳维之脉,由于阳维脉与太阳经交合,因此医者应在人腿肚下距地面大约一尺处取穴。

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 维有联络的意思, 阳维就是联络阳经的经脉.

衡络脉导致的腰痛

衡络之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病者无法俯仰,后仰则可能会摔倒,此病多因病者用力举起重物而损伤了腰部以致横络不通、淤血滞留体内。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郄阳大筋之间,上郄数寸处的殷门穴,将此处络脉横居、血络盛满的地方针刺两次,使其排出恶血。

衡络之脉: 指带脉, 横跨腰部一圈.

20220228195940-2022-02-28-19-59-43

会阴脉导致的腰痛

会阴之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病者疼痛便出汗,出汗后就想喝水,喝完水就想小便,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会阴脉三次,针刺部位在阳申脉穴之上、足太阳郄中穴之下五寸的承筋穴处,要将此处络脉横居、血络盛满的地方针刺出血。

会阴: 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和头顶的百会穴连成了一条直线, 属于枢纽的穴位.

20220228200253-2022-02-28-20-02-55

飞扬脉导致的腰痛

飞扬之脉发生病变会使人腰痛,病者痛处肿胀,病情严重时还会感觉悲伤和恐惧。治疗时,医者应针刺病者飞扬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交会之处。

飞扬脉: 指足太阳络脉.

总结

这些腰痛需要使用针刺放血, 说明是有淤血堵塞导致经脉不通畅, 从而引起的腰痛. 再看治疗部位, 全是下半身, 这也说明了下半身是容易堵塞的地方, 这是非常好理解的, 毕竟由于重力原因, 越往下半身, 越容易沉淀淤血. 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发生糖足(糖尿病的并发症, 脚部溃烂, 严重要截肢)而不容易发生糖手.

有一种病叫做突发性心肌梗死, 一般起因是长时间久坐, 导致血栓沉淀在脚步, 当人突然站起来时, 血栓沿着血管留到心脏, 然后引发心肌梗死. 所以对于下半生我们特别要注意运动, 这样才能活血, 从而避免各种淤堵. 所以没事要多散散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本篇论述了由于太阳、少阳、阳明、少阴等正经以及某些正经之别络和某些奇经等发生病变引起的腰痛病的临床表现、针刺...
    古今合道士阅读 930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原文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
    寿甫私淑阅读 4,694评论 0 0
  • 第37章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小木小馒头阅读 1,450评论 0 0
  • 【原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翻译】腰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
    荆建梅阅读 543评论 0 0
  • 20160329 第2天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 历代医家用分类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较为一致的是脏象(包括经...
    水结晶阅读 60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