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碎碎念加吐槽的文章,故事中的男主角,我称他为“小老头”。
1.
从小到大,和爸爸相处的时候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他的脾气忽晴忽雨,实在让人拿捏不住。他的教育观念还是传统的教育观念。
执着的认为:父母永远是对的,孩子的反抗与争辩都是忤逆不孝。可他也忘了,小时候的他也曾抗议过。
2.
印象里和爸爸吵过的几次架,我每次都是泪流满面,梨花带雨。他有的时候甚至会动手,他最烦我哭了。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的社交圈也要掌控,我其实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只要有聚会,我的爸爸就会阻拦。
他会说:“有什么可去的,去了还要花钱,你们那些同学没一个好人。”
钱,钱,钱,我最讨厌的就是钱。它好像在提醒我,我总是要低人一等。
老话不是说:“穷养儿,富养女”吗?而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会攒零花钱了,我记得当时攒到了50多元。
从小到大,我的压岁钱,上学时候的助学金,奖学金就没到手里过。
小老头说:“你都是我的,你要钱有什么用?”我真的累了,与其说累,不如说是麻木,两个人,总有一个人要开心。
有个朋友了解了我的情况,他说我这样的想法不对,我困惑了,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才好。
3.
为什么会说小老头是烦人精呢?这个称号乍一听还有点温馨。
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柿子酱,吃面的时候可以用来调味,并且她在柿子酱里放了些辣椒。
这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问是不是往柿子酱里放辣椒了?
妈妈:“放了点儿,调味。”
爸爸:“这哪是一点,辣死了。”
妈妈问我:“辣吗?”
我实话实说:“还可以呀,挺好吃的。”小老头就生气了,说我俩是一伙的,说我阿谀奉承。
太滑稽了,这点事都能上升到人品问题,我和妈妈都没搭理他,但是我真的感到委屈。
4.
还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2020年春节的时候,基本家家都在抗疫。
有一天,小老头在家开了一下窗户,吹感冒了,卧床不起,修养了一个月,荣获“男版林黛玉”的称号。
小老头没什么安全感,也许他也是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人。总是问我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一些?
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要给他,从小对我严格要求,虽然我现在并没有别人眼里那样出色,但我还是牺牲了好多快乐的时光。
这让我想到《小舍得》里南俪的一句台词:“我们不是想要孩子有个好前途,而是想要一个好前途的孩子。”
有多少家长还在这个误区里呢?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发生了许多的“天崩地裂”,我爱这个“小老头”,小老头也爱我。
只是,后来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而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