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中,很多观念都会深深影响我们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例如:错误的“爱”理念、误解的良好的师生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以及工作中在解决学生问题时常受到“态度挂帅”“认识挂帅”的影响,这些观念只是使问题暂时缓和但是没有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不能真正帮助学生的成长,其中经常发生在与个别学生的谈话中。在个别学生谈话中做了很多无用功。找学生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统计在一个学期里用在与个别学生谈话上的时间共有多少小时?然后再分析一下其中有多少时间是白费了,怎样谈话才能使我与个别学生的谈话更加有效果?对在与个别学生的谈话方面给出了下面的建议:在进行个别谈话前,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个别学生谈话最好不要进行,否则就可能做无用功。
当与个别学生谈话中,就一定要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对方的表情(特别是眼神),如果在谈话中发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终止谈话,否则后面的谈话就可能成为无用功,甚至更糟。
(1)对方明显有抵触情绪,而教师又没有办法改变谈话的气氛,那就先别谈。 不要较劲。
(2)对方表情茫然、目光呆滞,那就说明他根本没听进去,说了也白说,不如 各自休息。
(3)谈话中发现事实有出入,又不能仅听对方的一面之词,那就先别谈了,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谈。
(4)师生辩论起来,教师发现自己争辩不过学生,这种情况在中学较多。这可 能是因为学生的诡辩能力强于教师,也可能是因为学生确有冤情,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先停下来为好。这时如果教师非要压倒学生,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后果也可能很不好。
牢记个别谈话的禁忌,把自己每次与学生的谈话做个简要记录,我相信在接下来是一个学期里我能从正确观念引导和自己成功或失败的谈话记录中,总结出实践经验,提高自己与个别学生谈话的能力,让这项工作有良好的效果。
视频中对于班级管理有很多特色的方法:例如:对于班里的事情做到大事独揽,小事分散,很多时候我们对班中的事情都是大小都担心,事事想亲力亲为,在不知不觉中多做了很多无用功,如果我们及时转化观念,独揽大事,对于小事指导班干部完成,这样我们将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同时还能培养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向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班级管理办法过渡,同时带领班委完成合理的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让班级早日达到民主自治的目标。
对于与家长联系,建立家校共建的目标。王晓春老师给的建议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联系家长,只是说明事情,让家长协助解决事情。并没有在打电话前搞清楚老师建议的以下几点要求:
(1)这个家长大体上是什么素质的?
(2)他管不管得住孩子?
(3)他有没有时间管孩子?
(4)他有没有能力管孩子的功课?
(5)他在家庭中说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做到在打电话前搞清楚这些问题,想清楚与家长交谈的方案,预想最差的情况,这样我们将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达到高效与家长沟通的效果,更好的推进家校共建的工作。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平时工作中有很多的无用功,接下来我会在实践中结合王老师对一些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尽量少做无用功,向高效的老师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