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妈妈发了个视频给我,视频的题目是:不懂拒绝的人活得有多累。
看了题目,没点开视频我就笑了,因为题目已经充分表达了妈妈的烦恼。
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个星期,我小姨妈打电话来问大姨妈从东莞女儿家回来,我妈有没有见过她。我妈说只打过电话没有见过面。接着小姨妈说已经快有一年没有见过大姨妈了,想见见,所以决定以小姨夫生日的名义请大家来聚聚。我妈说只请大姨妈和我们家吗?小姨妈说,其他的兄弟她也要打电话试着去请一请。
一个电话击起千层浪,我爸在一边听到电话内容马上表示他不去,我妈支支吾吾挂了电话后也马上双眉倒竖起来,家里就像炸开了锅。
只是一场普通的生日邀请电话,为什么有这么大反应呢?起因是小姨妈一直用这种手段薅羊毛,作为被薅的对象,有反感情绪太正常了。
亲戚找名目设宴请家人吃饭,赴宴的人总不可能两手空空,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肯定得给个红包吧。这种家庭宴席,小姨妈是最热衷于举办了,每年自己的生日宴、几年前的金婚宴、外孙出国留学宴、外孙女出国留学宴、女儿乔迁宴、重孙女满月宴,林林总总每年都有红色炸弹持续攻击。前两年终于安静下来了,一是因为疫情,二是因为她骨折了,宴请是停下了,但去探病更不能空手。
我妈恨恨地说:“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别人家生日都自家人单独过,从来没有请过亲戚,更别说结婚记念日了。小姨妈辈分高,岁数长,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别的人家不说没有重孙,连孙子孙女都没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都找不到工具人,就算是有也赶不上发展速度,要扳回一城千难万难。唯一有机会的是我大姨妈,但她虽然和小姨妈是亲姐妹,性格完成不同,连大姨夫的丧事都是一切从简,只请了很亲近的几个亲戚观礼,知道小姨妈身体不好,都是事后告知的。
这位老太太虽然身体不好,但一直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奉为人生准则。小时候我一直把她当成“慈禧太后“,我偶尔接一次她打来的电话,每次都要问:“知道我是谁吗?“说不出来,指定找我妈告状说我不尊老,感觉要像老祖宗一样,得供着。
因为骨折,去年自己的生日宴没办成,曲线救国,老公的也可以拿来用,虽然老公的生日已经过了,但没关系,看姐姐的心是诚挚的,也不想想她姐姐比她年纪还大,还要大老远出钱跑来看她。
以上的内容是我妈接完这通电话后,叨叨了一天的内容,期间还给我哥哥,也就是我大姨妈的儿子,还有我大姨妈打了三四通电话,翻来覆去都是差不多的内容。最后坚定地说:“我过两天就给她回电话说我不去,我没空,我不高兴去。”我在旁边吃瓜。
昨天晚上我妈说:“这个星期六的事怎么办?”我已经早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因为我第一时间知道后就没打算去,我妈提醒了我才想起来,原来约了这个星期。我就问:“你不是说不去的吗?”“那你说我怎么说呢?”"这太简单了,就两个字,不去!你自己不是说不靠亲戚养活,不用搞好关系么?”我知道我这样说了,我妈也不会接受我的意见的,我让她自己纠结,光说大话没用,要有行动,但我看她难,因为她就是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
让我妈的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