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译摘抄:
我发现,我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于认为自己“应该”做到很多事情,我不停的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内在的分裂和不满。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了解和内心的和谐。
今天在接到昕昕的分享邀请时,突然想起自己已经把“笃行日志”遗忘了一段时间,给自己的借口是因为这个月的学习强度有点大。接着就开始了自责、愧疚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借着《非暴力沟通》的译者序言的这一段话,觉察到自己这个自我激励的方式真的促成了自我憎恨,觉得自己应该在完成学习的同时,还要把“笃行日志”写好,还要把工作做好,还要把孩子陪好……总之就是要把方方面面都做好。
所以,这个月真的有很多次指责、命令和要求自己,但确实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反而生出了对自己的否定。
内在的分裂和不满,无益于事情的达成,只有倾听和觉察需要,才能促进内心的和谐。但因为指责、命令、要求过于容易实现,所以我们形成惯性,阻碍了自我的觉察。
就像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指责、命令和要求,比我们真正“看见”孩子的需求容易,所以我们就选择这些方式。其实就是我们父母自我能力不足的表现,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才会让我们放下父母的身段,谦卑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及格的父母。
今天在樊登老师《可复制领导力》的直播上,再次唤醒了关于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从觉察,到接纳,然后尝试,失败了,再尝试……,不断尝试的过程。
最后,今天丽娜老师说的“不要去关注成长,而去关注学习过程”也点亮了我,是的,总是要求做每件事情总要有结果,反而失去了过程中的快乐。但是,如果每件事,都在过程中享受,想要的结果也就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