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是有信仰天主教的,但是我却不信这些,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几年前,我爸对我说:“我们家的信仰传到你这里就不信了,我可真是失败。”
可能他到了五十,天命之年,我最近和他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的态度倒是有所改善了,变温和了,我也能够和他进行平和的交流了。
随后我就跟他展开了探讨,关于宗教信仰的话题。首先,我认为,
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唯物主义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对于宗教信仰,还是得提起一个长久以来的话题:“上帝是否存在?”
但是回归到个人,上帝存不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很主观的看法,因为没有任何手段去证明“上帝”存在。去争辩这个议题显然得不到任何结论。
但是换个看法,即“为什么有宗教信仰?”
我的看法是,人一定要找寻某种精神寄托。说的更具体点,就是
人一定会拥抱一个更大的精神共同体
不妨回归到宗教信仰的作用。根本原因是,“上帝”是正义的,是美的,是所有美好的集大成者,能够指引信徒想美好靠拢。所以宗教信仰会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指引感,能够指导我们寻求真理。而一个人,信仰宗教,会得到心理安慰,从而有动力继续生活下去。
但是我却不认为这种正义,美,善会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我认同“榜样”,但是拒绝将人神化。神化往往带来疯狂,物极必反。
因此,一个人无论信与不信宗教,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能否有坚定的内心,追求美好,反省自己,让自己的更加强大,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曲折。
说的通俗点,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让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事。信仰与不信仰宗教,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所以如果信仰宗教,没有必要仇视不信仰的人;不信仰的人,也没有必要认为信仰的人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