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振谓杨士奇等曰:“朝廷事亏三杨先生,然三公亦高年倦勤矣。其后当如何?”士奇曰:“老臣当尽瘁报国,死而后已。”荣曰:“先生休如此说,吾辈衰残,无以效力,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振喜,翌日即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遂次第擢用。士奇以荣当日发言之易。荣曰:“彼厌吾辈矣,吾辈纵自立,彼其自已乎?一旦内中出片纸,命某人入阁,则吾辈束手而已。今四人竟是吾辈人,当一心协力也。”士奇服其言。
[冯述评]
李彦和〈见闻杂记〉云:“言官论劾大臣,必须下功夫,看见眼前何人可代得。代者,必贤于去者,必有益于国家,方是忠于进言。若只做得这篇文字,打出自己名头,毫于国家无补,不如缄口不言,反于言责无损。”此亦可与杨公之论合看。
译文
王振对杨士奇等人说:“朝廷的政事多亏了三位杨先生。然而三位先生年纪也大了,你们日后有什么打算呢?”
杨士奇说:“老臣当竭诚报国,鞠躬尽瘁,一直到死。”
杨荣说:“先生不要这么说,我们已经衰老了,没有办法再效力,应当选择一些可担当国事的后辈来报答圣上的恩惠。”
王振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杨荣推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人,依次得到朝廷任用。
杨士奇认为杨荣当天不应该随便说出这些话。
杨荣说:“他已经很讨厌我们了,我们纵然可以互相帮助,难道能改变他讨厌我们的心意吗?一旦大内传出只字片语,要命某人入阁,我们就束手无策了。现在这四个人都是我们这样为国为民的人,大家当同心协力才是。”
杨士奇非常佩服他这个想法。
[冯评译文]
李彦和〈见闻杂纪〉说:“谏官要评论弹劾大臣,必须下工夫仔细观察,看见眼前何许人可以接替职位,必须比卸任的人贤明,必须有益于国家,才算是忠于进谏;如果只是作一篇文字,顶着自己的名衔,对国家丝毫没有益处,不如闭口不提,反而可以无损于谏官的职责。这种说法,可以和杨荣先生的观点相互参考。
补
王振,明朝知名宦官。被朱祁镇称为先生,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然而,在朱祁镇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明,在北京智化寺建旌忠祠祭奠王振。这朱祁镇的水平由此略见一斑,渣。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
荣,即杨荣,明朝官员,政治家,文学家三杨之一,人称东杨。谋而能断,老成持重。
曹鼐、苗衷、陈循、高谷,都是明朝大臣,整体表现都不错。
感
有的时候顺从敌人的意愿并不是怕他们,只是策略罢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