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完奥斯卡电影《绿皮书》,是初春湿漉漉的深夜。驱车回家的路上,把车窗打开,音乐开到震天响,有轻快的暖意涌上心头。
这部电影其实有着非常严肃的内核,它关于种族歧视,偏见,和解,友谊。然而它用喜剧的形式让你发笑,好像你也跟随者两位主角自驾旅行了一趟,这旅行又更像是一次内心深处的远游。
故事并不复杂。
1960年代,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绿皮书是黑人邮政员编写的一部旅行指南,详细标注哪些酒店,餐厅和加油站“允许黑人”,帮助黑人司机在旅行时规避风险和麻烦。
黑人音乐家唐.谢利要去南部多州巡演,他找到托尼做他的司机和保镖。托尼是个白人,也是个江湖老炮儿,多年混迹于社会底层,中年失业要靠吃26个汉堡赚50美金交房租。
这样的两个人,简直像是来自两个平行宇宙。
谢利拿了三个博士学位,是受人尊敬的音乐家,在白宫表演,住金碧辉煌的豪宅,遵循上流阶层的规矩和法则行事。
托尼是意大利人,自由散漫,爱爆粗口,情绪化,遇到争端只会用拳头解决。
来自种族,阶层,身份和认知的差异,让两个人一开始谁也看不惯谁。
比如,托尼从一个卖纪念品的商店顺手牵羊偷了块石头,谢利严厉地批评了他,一定要他还回去。
谢利不吃炸鸡,不听流行音乐,这让托尼觉得很好笑,连哄带骗硬塞给他一块炸鸡,谢利一开始还皱着眉头说没有刀叉怎么吃,后来跟着托尼吃得开怀大笑。
谢利的表演天赋和人格魅力,渐渐打动了托尼。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艺术之所以无国界,因为人类的心灵对美的感受是相通的,真正的美,会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02
当然,一路上也遇到不少麻烦。甚至,这些冲突和麻烦,才是两个人审视自己内心,达成和解的契机。
谢利虽然贵为音乐家受人尊敬,但是走出音乐厅,他就和任何一个普通黑人无异。去买西装被拒绝进试衣间,被交通警察找麻烦,在酒吧喝醉酒被几个白人围殴……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谢利在一个庄园里受邀表演,人们热情洋溢,充满赞美和尊敬。
可是休息的时候他想上卫生间,却被侍者拦住,指着野地里的一个简陋棚子说,你只能去那边上卫生间。
谢利气呼呼地让托尼开车载他回酒店用自己的卫生间,托尼问他,回去要半个小时,你为什么不能在路边解决一下呢?
我才理解谢利这样的人多么孤独。
他不属于白人。白人对他的尊敬,只限于在音乐厅里表演的那个高光时刻,他们也不是真的尊敬他,只是用他的音乐会装点自己,显示自己的身份,阶层和品味。
他也不属于黑人。当他和托尼开车行驶在漂亮的乡间,所有在田地里劳作的黑奴,都像看一个怪物一个打量他;当他去黑人酒吧,因为西装革履和彬彬有礼而与周围的同胞格格不入……
所以他被托尼讽刺时,在那个下着大雨的夜晚,伤心气愤到离车而去。令人嫉妒的天赋与才华,声名和财富,都无法让他不孤独,他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黑洞里。
最令我触动的是托尼的自我反思。
当他亲眼看到一个天才艺术家,因为肤色受尽冷眼,歧视和暴力,当他终于理解上流阶层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终日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他终于理解了自己的偏见。
他说,我生长在一个小社会,周围都是我的亲戚和邻居,我没有读过书,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也没有像你一样受过教育,所以我才会在这样。
偏见是一种认知上的狭隘,这种狭隘,来自于见识的匮乏。
所以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带着偏见的人,歧视别人的人,本身也是非常可怜的。他们走不出自己的狭隘认知,看不到一个更加辽阔的世界,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03
偏见其实无处不在。
电影给我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观念的牢笼里;我们每个人,也注定要和自己的、他人的偏见对抗。
试着打破牢笼,让自己的眼界更宽阔一些,用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其实是一种心灵的解放,它会带领你,走向更多的可能性。
人和电影之间是讲究缘分的。
《绿皮书》之所以打动我,不是因为它获得了多少奥斯卡的奖项,而是它刚好和我当下的心境契合。
我的人生走到这个时间节点,从石油行业体制内的六年,到自由职业的两年半,如今又有了新的起伏变迁。
现在的我,正在经历着将自己再度清零的时刻。从今年开始,我把思维模式从流量转向产品,从做赚钱的事,到做值钱的事,其实是很大的冒险,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真。
但我决定试试看。
就像音乐家谢利,明明可以舒服地待在纽约,挣更多的钱,受更少的苦,但他选择了去黑人备受歧视的南方表演。总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这个世界保持乐观与好奇,才能遇见更加丰盛的自己。
看完这个电影,我更加坚定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带着偏见看自己,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狭窄的领域,不要害怕别人的目光和质疑,不要停留在舒适区里止步不前。
我决定活得更加辽阔与自由。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不在安稳里寄居,冒更多的险,尝试更难的事情,体验生命更丰富的可能性。
一切归零,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