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5月25日,星期四,天气晴。我每天都有在写随笔,但是有时候却怀疑,写这样的随笔到底有什么用?随手拿起一本书,是俞敏洪老师的随笔精选,突然有一个感慨,就是同样都是写随笔,为什么别人都能写出一本书来呢?我看过很多人的随笔集,我在想,如果说以后我真的想出书的话,我就把以前写的那些随笔全部整理出来,变成我自己的一本随笔集。
其实有时候去读读自己之前写的那些碎碎念,读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有些读起来还是蛮有感触的。虽然说大多数时候写的都是一些废话,一些心灵垃圾,但是当你写够写到足够的量时,一定能够写出一些什么东西来。我现在就是写作质量还有待提升,这个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提升的,需要我继续去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经历,然后才能够写出有深度的文字,第二个就是我还要提升每篇随笔的字数,我现在每篇随笔的字数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基本上是保证每天就写一篇。曾经安慰自己说每天写一篇就够了,一定要保持写作的感觉,但是有时候又想一天写一篇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真的想写出什么名堂出来一天一篇,而且每一片的字数又那么少,那一定是写不出来什么东西的,所以说如果说以后想写出一点名堂出来,一定要多写。
我就不信这些文字背后就不能写出点有用的东西,不能挖掘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刚刚看了俞敏洪老师的这本书真的感慨特别多,他不管是写哪一个点,比如写母亲写父亲写工作,还是写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他的每一篇随笔都是洋洋洒洒好几千字。而且每一片写的都非常接地气,非常引人入胜,我每次看他的这一篇篇文章,我都能完全的读完,而且中能够在一篇文章当中找出一些能够吸引我给我带来启发灵感的金句。
当然,这离不开读大量的书,行万里路,有着丰富的经历,才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我现在写不出这样的文字,大概就是自己还没有经历这么多写的也没有别人多,所以现在还没有看到太大的成效。我相信只要自己真的喜欢,只要自己每天都有再坚持做这件事情,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这个可能跟时间有关,有些人可能写个一年就见效了,有些人会写个十年才会见效。那也没关系,只要一直在写,只要自己真的喜欢。这就足够了。
我在想,如果说我真的很想,或者说很有必要出一本书,那我就写我的随笔集或者我的成长记录。就当是我和过去的文字做一个了结。所以我现在还需要努力的去写,多写。
摘抄几段:
生命如流水,无声无息流过万物,这是不可阻止的自然规律,有水的地方就会有风貌,生命只有在自我滋养的过程中不断丰貌起来,才会有美丽的风景。我们每一天细微的努力,都证明了我们拥有向上的力量,有着不放弃的精神,唯有如此,生命才能源远流长,滔滔不绝,或者走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没有资格流泪,对想要获得大成就的人,从自愿自觉到坚忍不拔也许是必经之路。也许只有当你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到泪流满面时,你的生命才能称得上是美丽的生命。
不管是爬山还是跑步,在你咬紧牙关的那一刻就是做一件事情的临界点,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会挺过临界点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再害怕更困难的挑战,而且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成就感和自信。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惰性,寻找自己真正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尽管艰苦,但最后一定会有乐趣和成就来回报你的付出和努力。
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