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刻意练习我的区域感的第三天,每当我觉察到又被其它人其它事带走了,我就提醒自己,此刻,我只是和我自己在一起,我只需要做自己,只需要照顾自己感受,感受当下的身心感觉,如此,我回来一点。
基于这个点,今天突然意识到,和孩子在一起时,我过度输出自己,总是迫不及待表达自己,完全占据了两人的对话时间,有时候情绪激动,我会硬拉孩子来解决我的困扰。突然意识到,我的边界感不清楚,我严重越界了。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和空间里,应该是双方基于尊重而行动,如果自我表达了什么,对方没有接,那是对方的选择,既然对方不接,代表着对方不感兴趣或者不想继续探讨,这时自己要收回,尊重对方的表态,适可而止,而不是穷追不舍,硬拉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看到了,我才看到,我才猛然意识到,我以前不懂。
那个界限是什么感觉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水般灵活,如风般轻抚。
碰触一下,有涟漪再接触,接触一下感兴趣再深入……
这是一个交往的分寸感。
我喜欢深度连接,所以忽视这些细腻的一步一步进行的分寸感,我觉得没必要,也觉得浪费时间,不多说点怎么探寻得到彼此合不合拍,毕竟时间那么宝贵,又不是天天见面,时刻想连接就能连接,喔!我感觉自己很忙碌。
我总是在寻找一个一个的氛围团,兴趣点,新奇点,我觉得那样有意思,没有新奇我觉得人生很无聊无趣枯燥!是的,我喜欢把自己塞进一个又一个的有趣的点里面,时刻都想有点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所以,我寻找着,创造着机会。
难怪,我对日常平淡的生活叙事感到没劲,她们什么的都不谈,就只是浅浅的,浅浅的写浅浅的说淡淡的过着每一天,我觉得很寡淡,很无意义。
我追求深刻的,有意义的瞬间,那让我兴高采烈,让我感觉到活着。
哎呀,原来,每个人的世界真的好不一样,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淡淡的浅浅的生活方式呀,别人也会觉得心满意足,舒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