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在群听到一位成功人士2020届家长徐爸爸,分享他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获益颇丰,满满的干货,特别记录下来。
徐爸爸是一位有智慧、有空间、有温度的父亲,有深厚丰富的见识。听的过程感受到他的正能量源源不绝导入思想中,也想到, 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在这群里,一个生命影响一群生命,一朵云推动一片天空的云。 感恩徐爸爸,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听完就是一种愉悦、享受,及收获满满的感觉。
只要闲下来,这很值得多读几遍。虽然我们的孩子高中毕业了,但是和孩子的相处之道、对孩子的引导还要继续。
希望下述的内容分享也能惠及和帮助到更多的家长!好东西值得分享!
在高中阶段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感觉到,家长跟孩子的关系像钉子和板子。家长觉得孩子不太听话了,孩子觉得家长很烦,那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他明明已经是成人了,我们却把它当孩子对待。另一方面,孩子他明明是孩子,可是他觉得他要人权,他要有一些基本的权利。
这里面第一个权利就是尊重,所以我们感觉孩子到这个时间,他应该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应该对他们多用礼貌用语。我们在跟他们讲话的时候不会再有夸大的愤怒,也不会有不耐烦,更不会冷嘲热讽。很多事情我们得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是什么样子,尤其是父母这么做,他们以后也按这个模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
第二点是孩子们要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什么叫很重要?他要觉得有价值,他要觉得自己很有用,他要觉得自己很有力量,他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所以我们在跟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去凸显它的价值感。
什么叫价值感?他的意见很重要,他对什么事情的意见都应该值得被尊重和重视。
什么叫有用?它可以为家里承担越来越多的义务,他可以做,他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
那什么叫力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他不断地在超越自己,他做成了更好的自己。
什么叫做人物,我们感觉他在某方面的特长,应该已经是超越了我们父母或是在这个同龄人当中,他是这方面的佼佼者,那他自然就是个人物。这种重要的感觉对孩子很重要,因为将来伴随他的自信,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很重要。那孩子被接纳,倒不像小时候那样,他有很多的情绪我们要去接纳,我们在这里讲的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他甚至在某方面的性格里面,在你看来可能是缺点,而本身其实只是一个特点,那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应该成为父母的影子来对待,也不应该是一个要按照父母的理想来塑造的一个模型来对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全面的去接受孩子,他有权有自己的感受、观点、想法、担心、欲望和需求。
第三点:接纳。在这个接纳方面,我们觉得常常我们只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水平,我们自己的想法,在认为孩子是好和不好的方面。如果能像我们刚才讲的第一条那样,他能被尊重的话,他是我们的一个朋友,他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他应该跟谁都不一样,他在这个世界里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带着欣赏的眼光,带着激励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孩子,他才能真正的被我们所接纳。
第四点:归属感。什么叫归属感,我们感觉要自己能够参予其中,要能感觉到自己和其他的有关联,需要一种共同体的意识。所以孩子在高中阶段,他首先会归属到他自己喜欢的那些社团,那些同龄人当中,他的那些好朋友当中。但是我们怎么来体现他对家的归属感,他与父母相处的归属感?我们觉得在这方面,每个家庭都要努力的去塑造家庭共同体的一个概念。什么叫家庭共同体?就是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都有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都围着我们家庭一个共同的生活目标或我们的幸福目标。那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参与到意见当中来,更要分配任务,参与到建设当中来,所以从前面的尊重到感觉很重要,到接纳到归属,我们一步步地朝着被认可,但同时也要被赋予责任,赋予义务,这不仅是他在家里相处的模式,这也是他将来走向社会与人相处的模式。
第五点:安全感。安全感这个话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感受不同。对我们刚刚上高中的孩子来讲,实际上他们想突破自己的行为边界,但这些突破不一定能够得到老师或家长的理解,在某方面,他们是有很多的顾虑和担忧的,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提前给孩子把行为边界定好,哪些是不可逾越的,剩下的让他在敬畏的这个河流中间可以自由发挥,孩子就会有安全感。他不必担忧做的什么事情是家长喜欢或不喜欢的。这种安全感对他们将来初入社会,能够自由发挥很重要。所以在过去我与女儿的相处当中,我特别强调边界,除边界以外的事情,可以非常愉快的讨论,可以非常平等自由的交流,因为那是她自己的自由选择空间。我们应该给孩子自主感,应该给他掌控感,当然不能没有边界,这就是我们讲先划定好边界的原因。
以上五点是我认为在高中阶段,我们跟孩子相处特别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