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没丢过东西的胡先生的车钥匙丢了,想不起来中间发生过什么,像是空白了一段记忆一样。我没有担心家里的车会不会被人偷,也没有特别同情胡先生此刻可能很难过。我只是想,胡先生终于也会忘记事情了:心灵又拉近了一步,夫妻相又多长了一点。
发现别人(家孩子)并不是那么完美,自己(家孩子)并不是那么糟糕,便又有了满怀希望去努力和奋斗,或是更加自洽地躺平。
最近读世界专注力研究专家爱德华·哈洛韦尔的《分心的孩子这样教》和《分心也有好人生》,书里分享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每看一段,脑海都浮现出了鲜活的影子。
1 忘
“我没关上厨房柜子的门,妈妈认为我除非是个笨蛋否则我应该记得关上门。可是我对天发誓,我记不住,我直接离开厨房,我的脑子已经在想别的事情了。”——《分心的孩子这样教》
我婆婆或胡先生看到灯没关,早就已经没了脾气,要么他们自己过去关掉,要么温和地说一句“你去关一下厕所灯”。
这是这个星期,我第二次送完哈姐回到家,看到她的作业本乖乖躺在桌面上。作业有时忘记要做什么,让她用作业本登记本登记,怕是在学校作业登记本都不知塞到了书包的哪个角落,至今为止两个作业登记本都只登记过一页。
2 乱
“我真不知道我把脏衣服都丢在哪里了,当然它们被我丢得到处都是,可是我真的没有察觉到。”——《分心的孩子这样教》
我不知道为什么从架子里拿出来的东西再放回去会那么困难,九牛二虎收拾整齐的桌面,总能在一天之内被书和各种杂物堆到只剩下勉强容得下笔记本电脑的位置。
哈姐的书包,不忍直视,总是一兜垃圾的既视感。有段时间她一时兴起让我准备了三个文件袋分科目装各科的书本和用品。结果只是从一个垃圾兜变成了三个垃圾袋。
3 飘
“老师在讲美国内战的原因,我觉得很有意思。课时当老师开始说话的时候,我看到她的嘴唇在动,我仔细看她的牙齿,因为她有一颗牙齿非常突出,我觉得她应该去看牙医把牙齿矫正一下。”——《分心的孩子这样教》
我正在和小学一年级的依依玩购物游戏练习进位加法,她突然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老师等下我教你剪纸好不好,这样对折,然后剪,剪完打开,就会很漂亮很漂亮。”“我姐姐剪纸会剪心形,我不会,嫉妒死我了。”……
依依年龄尚小,对我也有足够的信任,便直白地把所有的想法说出来。等年龄大点,也许她还是会有这样的注意力转移和想象,不过大概会直接进入后台运行。
4 直
“妈妈告诉我,说那些话很愚蠢。如果我事先想过,我当然知道汤姆老师不会喜欢我说的话。课时我还来不及想,就直接说出来了。我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分心的孩子这样教》
妈妈再次对小泽表示无奈:“你怎么可以直接跟老师这么说呢?而且明明是你违反了课堂纪律,你还跟老师说这样的话?你就算这么想的也不能这么说出来呀?唉,难道男孩子就是晚熟,这情商。”小泽低头默默吃饭,可能默默在想: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说出来了,憋不住啊。
5 拖
“开始做一件事情的焦虑感特别强,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做不好,于是他们一拖再拖,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拖延不去做某件事,一方面又开始做另一件事。每日、每周、每年,越来越多的事情积在那里没完成。”——《分心不是我的错》
刚开始带安妮学英语的时候,我就建议她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记单词。一个月过去,也没看到她有所行动。她说,等到暑假,我专门花一段时间来记单词。我突然觉得这样的“计划”似曾相识,来自前老板:要专门花一段时间来整理教案;要专门花一段时间写一下这个计划;要专门花一段时间整理这两年的积累……想法很丰满,行动很骨感。也许是缺乏时间和事务管理的组织性,那些在我看来可以马上行动着手做的事情,安妮和前老板会把执行难度放大很多(当然他们不是故意的)。
6 造
“看着坐在我对面的朋友,我突然有一股冲动,想把桌上的咖啡倒在她的头发上,看看会是什么样字。”——《分心也有好人生》
论孩子作和造那家强,肖肖妈妈数算着那些心酸的过往:肖肖在商场里拿柜台的笔划了一下床上用品,妈妈只好花一千五百多买回来了;楼下有家店开业当天,把碗撞坏了,也是赔了钱;看到邻居哥哥的新单车,划花了,赔了六百……
不稳定、有创造力、爱惹是生非、动机时有时无、忘东忘西、缺乏组织性、不在乎、成就感低、冲动、追求刺激、不遵守纪律……这些都是注意力缺陷的表现。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其中的一些特质。我们注定不完美,我们的孩子也注定不完美,接纳自己,接纳孩子,看见孩子的优势与不完美,让他们长成自己的模样,而不是塑造我们梦想中的完美小孩。
文中的案例都是我生活或工作所见,未透露孩子真实名字。感恩遇见这些可爱的孩子和家长,希望通过分享,让更多父母放下焦虑,平和地陪伴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贝,慢慢成长。
本文提到的只是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其中一部分症状,如果怀疑自己孩子疑似注意力缺陷障碍,建议家长到专业医院相关科室进行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