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给他自由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样的父母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作者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父母教育对孩子一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将来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和父母的教育及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认真的阅读此书,相信我们阅读之后,会对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作者在第一章是《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在墙上随意的涂鸦。孩子这个小小愿望,有几个家长能做到呢?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对孩子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家长给孩子一面涂鸦墙的同时,也给了孩子充分的尊重,让孩子得到认可。给孩子信任和自由。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我们,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作者倡导给孩子自由,她在书中这样写道:“给孩子自由,不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 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是啊,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真正把自由交给孩子。
平等是指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平等的成长环境。很多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期间,很多时候表现出长辈姿态,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多半是“检查工作”和“安排工作”,交流方式比较武断,常常以当年自己的云云,来鞭策孩子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不仅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打击,我们应该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长大,自尊心也会慢慢成长,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平等的对待。很多时候家长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待他们,能更多的自主选择、处理的机会。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不足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马上立即变得不马虎,并且不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不认真”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降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评的方式更不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影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习惯。
孩子是单纯,稚嫩,有着独特人格的群体,他们需要关心,呵护,帮助,更需要尊重。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了解,尊重孩子,对他们的过错不要妄加责骂,挖苦,嘲讽,而应宽容,理解,呵护。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面队的是一群没有多大自控能力的孩子,正是这些孩子们对世事似懂非懂的时候,因此,在我们进行管理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其实,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他都需要尊重,让每一孩子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会使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书中提到最多的是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爱和自由还给孩子,这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自然的教育。很多时候,家长爱提醒、爱唠叨,一会这个不能碰,一会那个不能玩,其实是家长管的太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还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很赞成作者的观点。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孩子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