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同事跟我说,闺女打电话来说威海又下雪了,不过听说烟台的雪更大。瞬间,我的心便暖暖的。
对于烟台,我是不陌生的。上学那几年,哪一个冬季没有几场大雪,铺天盖地的一片银白世界里,虽然增加了交通的些许不便,但是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我们就好像生活在童话里,那种温馨、浪漫与欣喜不是一个喜欢就能概括的。
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同学,结伴而行,偶尔跌倒在雪地里,也没有丝毫的怨言,伴随着一阵阵开心的笑声,雪儿也就融化了;有兴趣的同学,捧着洁白的雪,大胆的品尝雪的清凉;还有那些不甘寂寞的同学,堆着雪人,砸着雪仗……
一场场,一幕幕竟如此清晰的在脑海里开始回放。
飘雪的季节,我开始想念烟台。
我开始想念烟台的山、烟台的水,还有烟台的那些老同学。
.1.第一次见到大海
开学第一周,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刚刚汇聚在一起的同学们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集体活动——看烟台的海。
对于来自内陆的我们来说,大海一直只是电视上电影上书上描述的样子,我们心向往之,并有着无限的憧憬。
出了学校大门,一直往北走,就是大海的方向。同学们三五成群的结对而行,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说着笑着闹着……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迎面吹来了带着腥气的海的味道。我们知道大海离我们不远了,于是,我们开始欢呼着往前跑,那一路欢呼的样子,不知道引来多少驻足的目光,可是丝毫阻挡不了我们疯狂的模样。
“听到了,听到了”有一个同学开始大喊。是的,我们都听到了,是海浪的声音。
一路狂奔过去,一直到海边。
“大海,我来了……”早已有同学按耐不住兴奋,喊了起来。
“大海,我们来了……”于是一群人跟着大喊。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并不是一望无际的沙滩,而是堤岸。从堤岸望向远方,我们看到小山似的海浪像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过来,溅起的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也打湿了我们的衣裳。
这才是大海的力量,这才是大海的模样。我在心里赞叹道。
沿着堤岸一直往东走,我们看见了金沙滩,于是乎,我们赤脚开始走在沙滩上,感受着沙滩的温暖,我们开始慢慢走近大海,开始与大海亲密的接触。
捧一把海水,扬向高空,表达着自己的欣喜;捧一把海水,嗅一嗅味道,认真的记住海的味道;再鞠一把水,洗洗自己的面庞,感受她的清凉。
我们都在认真的记住海的模样。
同学们早已散开来,各自在用自己的方式跟大海进行着亲密的交流。
我开始用艳羡的目光环视着这群无忧无虑的即将一起共同生活的同学们,他们将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出现。
2.爬山
我们的学校三面环山。于是乎,周末,约上几个同学,爬爬山挺好!
学校最近的山,是同学们的最爱。我们称之为“学校后山”。
平原内陆地区,不但无海,更无山。想想自己以前的生活都是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驰骋,如今见到这么多的山山水水,心中的欣喜自然也是难以遏制。
山自有山的路,山的魂,山的骄傲。
约上三五同学,一路前行。一开始是满腔的激情、满脸的喜悦,总以为山不过如此,我踏之,必在脚下。可是走山路,并不比走平路,虽看似不陡,虽有石砌的台阶,可是走过几段路后,便觉得脚下发软,腿似乎也使不出劲了。于是,择一处阴凉,大家围成一圈,再拿出自带的水和面包,便开始补充起能量了。
山不高,但是有石有树,丝毫减不了一点神韵。有树的地方郁郁葱葱,乘凉纳荫绝对是个好去处;有石的地方突兀异常,怪石林立,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树的品种很多,树的的形态也是各异,或直或弯都增添了山的精彩。
于是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山的深处回荡。抑或爬到山顶,对着远处大喊“啊……”“啊……”便可听到一波一波的回音在远处回荡,回音穿行在各个山头,心胸也顿觉开阔了很多,心情也变得舒畅了。
烟台有很多山,可是独独喜爱“学校后山”,我想是因为这里曾有过太多的经历,拥有着太多的记忆吧!
3.一个都不能少
高大能干的班长、幽默滑稽的团支书、身材高挑的体委、美丽大方的学委、憨厚诚实的生活委员……还有,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绿叶们组成了48人的集体,于是便有了48个人的故事,48个人的精彩。
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终于解放了我们这些闯过黑色7月的莘莘学子。
篮球比赛、排球比赛、交谊舞比赛、演讲比赛、周末舞会……
文学社、书法协会、营销协会……
每个人都将自己深藏的爱好尽情舒展,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青春里绽放精彩。
俊男靓女的故事流传着亘古不变的爱情传说……
刻苦钻研者仍是孜孜以求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社会实践者用周末开始储备踏入社会前的无限资源……
每个宿舍有每个宿舍的特点:老大、老二……;大姐、二姐……
我的记忆便这样开始泛滥成灾……
我总觉得上帝特别宠爱烟台,因为她有山有水还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