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毕其功于一役--赌王之王武则天
3.2.1 女皇之谶言---文武济世、德享天地
周六的早上,小武正在面对窗口出神的时候,八角飘然来到了书桌旁。
小武转头一瞧,满脸堆笑道:“按照课程大纲,今天该讲‘兵谋略’了吧?“
八角微微一笑,却道:“不错。不过,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中华上下五千年里,你觉得哪个皇帝的武功最高?”
小武想了一会儿,犹豫道:“不太清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康熙?好几个人都有点像,但感觉还是确定不了。”
八角呵呵笑道:“那我说出来,你眼镜不要碎了一地。”
小武大为讶异道:“难道这几个都不是?这真是奇哉怪也了。”
八角眯缝了眼睛,捋须道:“那告诉你答案吧:是武则天。”
小武的下巴咔嚓一声、几乎掉在了地上,呆了半晌,看八角不像是在开玩笑,方才说道:“真的假的?你不是开玩笑吧?我看了那么多历史书,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武则天的武功厉害在哪里?”
八角认真道:“不开玩笑。你虽与武则天深入切磋过,不过关心的全在文治方面,所以完全不了解她的军事谋略。当年,袁天罡给武则天测算的谶言可是‘文武济世,德享天地’---可见她的能力绝非仅仅有文的一面,还有武的一面,并且极其出色!堪称是史上3大女帝之一。”
小武惊奇道:“哪里来的史上3大女帝?都是谁呀?”
八角捋须微笑道:“历史上除了武则天外,论武功之盛还有两个女人。一个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治下,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在全球各大陆靠海的地方,英国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
“另一个是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在她的治下,俄罗斯成为了真正的双头鹰,既占有了欧洲方面无数重要地点,又扩大了史诗般的东征,将领土逐渐东扩至难以想像的远方。”
小武恍然道:“原来你说的女帝包括外国啊,是在全球的古今历史上进行比较的!可武则天的武功真能比上那二位外国女皇吗?说起来唐朝的基业,可都是李世民创下的吧?”
八角摇头道:“盘点一下,武则天在盛唐时候先后当过皇后、天后、太后、和皇帝,寿命长达82岁。其实际掌权时间超过50年,比唐太宗贞观之治的23年还长一倍多。”
“在军事上,她也在‘天可汗’所创立的已经极高的一个基础上,再将唐朝拔高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在中国以内的历代武功,包括跟所有男皇帝比较,她也是最强的!”
小武仍然有些怀疑:“跟所有中国男皇帝比?那武功第一为啥不是成吉思汗呢?你用的到底是啥标准?”
八角微笑道:“就男皇帝而言,当成吉思汗死时蒙古虽然很强,但西夏还没灭干净,金、宋两国还在。可见成吉思汗生前尚未统一中国,故不足以参加中华皇帝的比较。”
小武歪着头哼道:“姑且算你有理吧。不过,我对武则天的军事谋略所知甚少,只知道在她年间,唐军灭了西突厥这一事。”
八角眼睛一亮,欣然赞许道:“这就是头等大事呀!突厥可不是一般的小民族,从南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头号大敌。”
“突厥之于唐,就如匈奴之于汉。若是没有汉、唐的皇帝击败游牧大敌之举,那历史上怎会称‘强汉盛唐’?”
小武疑问道:“那倒也是。不过唐太宗在贞观年间、曾派李靖击败了东突厥,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这可是盖世武功呀,武则天能跟他比吗?”
八角呵呵笑道:“击败东突厥一战,是李世民迈向巅峰的功绩,当然值得大书特书。然而这只是扭转了唐与突厥的形势,唐朝开始占据上风,但突厥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到武则天掌权之后,方才高屋建瓴、再接再厉,又再一战而擒西突厥可汗,这才在中国范围内基本彻底降服了突厥---使得突厥残余一半同化于中国,一半被迫西迁。”
小武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武则天确实功劳也不小。突厥人的实力很强,西迁之后依然如此,即使是今天,土耳其和一些斯坦国依然是以突厥人后裔为主。”
八角捋须微笑道:“那是因为突厥哲人曾说过一句话:‘一旦突厥化,永久突厥化’!可见其文化中蕴藏的生命力!”
“另外,你可以背诵一下,史上共有五大突厥帝国:东突厥、西突厥、第二突厥、塞尔柱突厥、奥斯曼突厥。其中前三个是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后两个是西迁以后建立的。”
小武皱眉道:“哦?那我还有一个问题---突厥人的主体、后来到底是融入了汉族,还是西迁走了?或者是一半对一半?”
八角咧嘴笑道:“好问题!从李靖消灭东突厥开始,突厥人的主体是逐步融入大唐了。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东突厥人,被要求迁往黄河以南居住。并且随着侯君集进军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开始,即使是在西域居住的突厥人,也开始逐渐被唐朝管理。”
“到了武则天灭西突厥以后,突厥人的汉化、也就达到了顶峰。后来即使是在唐朝北方重建的第二突厥(后突厥)帝国,一定程度上也是唐朝的藩属国。而惧怕唐朝的另一些突厥部族就继续向西搬迁。不过到了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版图大大缩减,自然很多原来已经归化的突厥人又流落到唐朝以外生活去了。”
小武点了点头,缓缓道:“原来如此。那么看来,在汉人中的突厥后裔也应该有不少。”
八角笑了笑,突然大袖一挥,一张白纸便从袖筒中飘飘摇摇而出。小武连忙上前接过,仔细一瞧,却是突厥王族的一些重要人物表。
八角指着表格道:“阿史那(Ashina)这个姓氏是突厥的王族之姓。唐朝时候姓这个姓的重要人物很多,其中很多人在大唐当官为将。”
“唐太宗就有个妃子叫阿史那燕,在攻打西秦薛举的时候曾救过李世民,据说她也是颉利可汗的女儿。”
图表1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部分知名人物表
小武看了一会儿表格,突然发现最后的史思明和史朝义父子,奇道:“这不是那发动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父子吗?居然是突厥王族?”
八角点头,呵呵一笑道:“史思明?你也可以叫他‘阿史那•思明’(Ashina Simon)。只是他家汉化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为了方便起见,‘阿史那’这个姓就被改成‘史’了。”
小武惊叹道:“原来竟是这样?没错,仅仅从‘史’姓的变迁,就可以看出,在后代的汉人之中,早已经融合了大量的突厥人了。”
八角笑道:“不错。另外,在武则天和唐高宗一起掌权的期间,唐朝的外战数量最多,领土扩张也最大。”
“不过,外人往往无法区分、当时到底是谁在做最终决定---应该说他们夫妇二人都有份。故一般把唐太宗死后的五十余年,笼统称为‘二圣’统治时期。许多军事决策,是他二人都认可的;不过其中武则天的谋略、起到了主要作用。”
小武哼哼道:“姑且也算你有理。不过武则天的军事谋略还得给我好好说说。我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武则天在军事上的表现有点软弱---虽然有时候用兵也取得了胜利,但都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八角笑道:“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是每一仗都打的惊天动地才是英雄!武则天的特点是韧劲十足。有时候处于劣势就暂时忍耐、等待时机;而一旦时机到了,她往往就将对手一锅端了---就跟其在政治上的表现一模一样。”
小武讶道:“那么面对必须要打的仗呢?是否一定要赢?”
八角微笑道:“正是!并且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彻底,还永远不给对方翻身的机会。”
小武讪笑道:“给你说的,好像在赌场里对赌一样。”
八角咳嗽一声,道:“没错,你算是说对了,武则天正是一个这样的赌王之王!你看过一些赌片电影吧?里面的赌王都有些共同点:开始时候尽量忍耐,也让对方赢一些;但在关键时候一局定输赢,并且总能赢;对方最终输掉了全部赌注、甚至欠了很多债,永远不得翻身……”
“没错,若是跟武则天对赌,通常最后都是这个下场---对方不但会直接出局,并且再也没有跟她赌下一次的机会。”
小武怀疑道:“是不是啊?你是说她的敌人以后就再也不是威胁了?”
八角正色道:“对的。被武则天击败的国家,不但当时被征服,并且通常在以后几百年内都不再是中国的威胁了。”
“所以,明白人都知道---唐朝若没有武则天,就像汉朝没有了汉武帝那样,可太无趣了。”
小武讶然道:“照你现在的说法,武则天岂不是文武双全的完人了?上次我去采访她,也不过只是惊讶于她出类拔萃的文治水平而已!”
八角伸手一捻胡须,缓缓道:“算你说对了。当年袁天罡给武则天求过谶言,正好是‘文武济世,德享天地’这八个字!”
“这正表明武则天的文治武功是十分均衡的。她的治理国家思想、完全是一以贯之的;其对外武功之强、更是绝不亚于文治水平的。”
小武央求道:“给你说的我兴趣越来越浓了!快跟我详细说一下吧。”
八角微笑道:“这个嘛?我倒是建议你再访谈武则天一次---直接了解她的军事思想对你有很大好处,应该比我转述的更全面。”
小武闻言有点犹豫,似乎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回答八角道:“为了采访武则天,上次我已经用过一次盗梦时光鼎了。难道还要再耗费一次机会?”
八角眼睛一瞪,脱口道:“谁叫你上次不多问一些的?不过呢,对于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还是值得使用两次机会的。这是我的个人意见啊,你自己看着办。”
小武想了半天,觉得八角说的有理,有些相关内容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还是再去访谈武则天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