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分数的意义》,是一次拓荒旅行。三年级时初识分数,分数便把“认识小数”送入高速路口,之后在五年级段静候,是比整数、小数都更难学、难懂的数的概念,是公认的教学难点。虽难愿战,相信旅途中风景旖旎又难忘。
相信学生灵动的思想。
奥苏贝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影响学生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测单就是了解学生已知的直接、有效的方式。课前的“学测单”在这里起到了支撑作用。
第一题“没有分数,行不行?”一张张研究学测单时,我发现刘子钰同学这样写:“可以没有分数,因为1/2=0.5,用小数也行。”读到这里,我顿时僵住:“这份回答有没有讨论价值?要不要呈现?刘子钰是班级学霸,同学有勇气质疑吗?”
课堂有不一样才鲜活,循规蹈矩未免死气沉沉。瞧,刘子钰一读完,顿时语惊四座。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同意,两位同学给出了充足的理由。由一次分歧,引出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我想这种辨理远胜于教师多次的生硬说教。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是这样解释得罢。相信学生的眼光和勇气,能给你带来惊喜和震撼。
第二题“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4。”韩宗旭画得大大的饼干,逼真形象。只是,饼干的一角多了几道笔画。这也引起了争议,能看出来,他真的很努力在画。这样暴露了作品中的不足,以同学眼中的标准,倒逼着“平均分”的出现,让他明白了要怎样分,怎么画。我想,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就这样得到诠释。相信孩童思想的不同和威力,能给你带来满足和快意。
把学生的已知嵌入课堂引入环节,潜伏在每个孩童内心的不同认知得到提取和放大,让同伴牵着同伴,这趟跋涉让旅途弥漫着意味深长。
相信恒定的追求
设计并实施一节有价值的课,需要教师有扎实深厚的功底,能够把握学科概念的实质与结构体系,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在四番修改此课过程中,我越来越真切感觉到,我们所追求的课堂,不应总是对答如流,而是有迟疑、有困惑,不是发言热闹,而是用心互相倾听。
出示三个分数1/3、1/4、1/6,你有什么发现?试课时,学生发现: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母就是几,我顺势引出“若干份”。
这时,底下有个小男生脱口而出:“若干份!?”我一听,糟了,“若干”这个词还未经层层抽丝剥茧,着急出现,才引起了困惑。
感谢这个男生的小声嘟囔,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促进了此后的完善,对此、思考1/2、1/12等等的存在,这样徐徐展开,娓娓道来,“若干”这个词才自然而流畅。
在请出分数朋友1/6、2/6、4/6时,放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这是个开放又有风险的问题。在这一轮“打乒乓球”似的问答中,极考验教师的倾听和调配信息的能力。虽然我也做了很多预设,但答案来得快而急,后来才发现,那个救命稻草般的答案早已错失不返。
整节课,我非常享受从孩子们瞳孔里透出来的亮光。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思考,尽可能引出而不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坚守初心,用心倾听和顺势而导。小眼放光,小手高举,小脸通红的生本课堂,是我恒定的追求。
回首这段旅程,学习给了我最大的馈赠。向名师学习要基于儿童立场,从儿童已知出发,提供足够时空,建立前概念与新知的关联;向同伴学习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每一步的目标清晰、明朗,对儿童语言敏感和适时捕捉。也要向儿童学习,学习他们敢于冒险挑战。
相信,学习的力量,让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