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想过那三个字会从这个不善言辞又时常显得很“笨拙”的男人口中说出来,而且那样平静、笃定,就像是积攒了很多年的沉默才终于吐出来,让我连用一句玩笑掩饰慌乱的力气都没有。
这次回校前我还是和他谈了谈自己今后的规划选择的方向,虽然从小到大我和这个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的男人交流甚少,少到有次他过年回家站在我面前,我竟然都回忆不起来我爸原来长这样。而我们的共处模式就像两个各自圈闭的集合,即使归宿一致,也几乎不曾有过交集。
可就在去年回家再见到他时,我却再一次没认出这个头发半白的男人。
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据研究如果把父母养大一个孩子直至他能自足生活之前所耗费的所有精力、金钱、青春折算成现金大概需要70多万,这70万仅仅是生活比较节俭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家庭而言。
那时的我借此自认为生活生活其实很简单,只要努力挣够70万还给父母自己就自由了,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因为顾忌太多而束手束脚,也不必带着对他们的愧疚感责任感煎熬自己。
我原以为事情是这样简单的,我原以为自由其实也很容易,只要“还清了”,关系摆脱了,也就自由。
当我最终选择说出自己的决定,也准备好平和地接受他们的回应——“不行”或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决定”之类的话,但这个看起来不懂煽情的男人却说“你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但如果你觉得很难坚持的时候就回来吧,爸爸养你还是养的起。”
很多时候,如果让你知道身后有个依靠,即使一个人走的再无助,也能安心地继续向前。但人其实是个矛盾的生物,明明心里那么渴望能有个依靠,哪怕只是暂时性的慰藉,可当真的有了依靠,反而慌乱地像个迷路的小孩。
而我只有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后才认真看清了这个男人,猛地发现什么时候开始他原来已经这么老了。
《请回答1988》中对于五个家庭的生活模式,大概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原型,而我和爸妈的相处大概是属于金正焕和家人的相处模式:一个不怎么问,一个不怎么说。也因此我一直认为自己终究可以毫无牵绊地和家庭脱离。
但现在我却不得不质疑“家”到底是怎样的,和大多数平凡人一样,我渴望走出原生家庭,走出一眼望到头的小镇,走出父母给我们精心规划的路,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总是认为大家是不懂的,爸妈也不会理解。
然而当我跟不上这个世界的步伐想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那个“什么也不懂”的男人也在试着努力跟上我的步伐,试着站在我能一眼看到的地方,给我最后的依靠。
也许就像《请回答1988》里说的那样,“反正,家人是最不懂的。但是懂得了解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最终能够让人跨过这道坎的,不是鸡毛蒜皮什么都懂的聪明脑袋,而是手牵手到最后都不会放手的心。
结果最终还是家人。不管是英雄还是英雄他爷爷,到了最后一刻要归去的地方终究还是家人身边。
不管是在大门外所受的伤,还是在每个人人生所留下的伤痕,甚至是家人所带来的悲伤,最终站在我这边给我安慰的,还是家人。”
有人说,如果有人对你说‘我养你吧’,那这个人一定是爱你的。因为养活一棵树只需要阳光水土壤营养这些客观上的条件,但要养活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却可能会耗尽你将近半生的勇气精力以及情感。
而所谓的家人就是那个愿意耗尽一生一直在你身后跟着,可以轻易而认真地说“我养你”的人。
201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