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码字,不可拖延
我规定自己晨读之后,就要赶紧码字,这是一天的必须工程,可是我已经很多次食言,很多次荒废,原因可以用箩筐来装,老杨的早餐,要做;刚读的书,要回味。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等一下写吧!一天还有很多时间,不急着一时半会儿。
只要有这种想法在心中涌动,屁股就一定是要离开凳子的,然后在哪里打很多的腹稿,总觉得自己能写出什么奇文美篇来惊世骇俗。在写文章这件事件上,就是不能想,想得多,你就写不下,只有写,一边写,那思路就在写的路途中徐徐打开,那平时不多用的词汇也如神兵一般降临在手下。如此想来,以思无益,不如写也。
这些日子,古琴学习已经来到了《梅花三弄》章节,因为这曲子太有名了,我就想好好练习起来,于是,反反复复看巫娜老师的视频,看着觉得很简单,到琴上操作,一脑子的浆糊,手足无措,备受打击。于是把视频调到0.5速度,终于看清了很多细节,一看会了,一弹就废。
如此学习都不行,我真的很笨,自己给自己贴一个大标签,雄姿偃旗息鼓,看来我在古琴的路上又将折戟沉沙。正在自己颓废的时候,《论语》的一个句子跳出来,救了即将崩坍的心。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者。”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哈哈,孔老夫子这不就是在说我吗?哦,力不足者,原因是自己画地为牢了,自己半途而废了。当孔老夫子一番话在我耳畔响起的时候,我的心安定下来。
依然是慢动作播放,这时我多了一个心思,看老师的手型,看老师的触弦点,看老师落指的徽位,这是左手要注意的问题,看了,记在心里,还不够,立马在琴上找感觉,这时,你才发现想的和做的有出入,于是再看老师视频,把心中的疑问带上,瞬间就明白了问题的症结。反复操作,貌似有了一丝感觉。
左手会了,右手也要跟上,再看老师的视频,有了上次看视频的经验,这次就能看出视频中的道道了,心里满是欢喜。带着一丝丝敬畏开启了双手弹奏,怎么觉得自己手下的音有些怪怪的的,再看老师视频,原来力度呀!手指的触弦点都需要微妙的配合,毫厘的差失,谬之千里。
这时一句话在耳畔响起:把进步交给练习。练,带着思考练,带着敬畏练,带着欢喜练,如此,觉得每一个音都在告诉我各种深刻的人生道理,比如,你要慢下来,你要静下来,你要用上气息,你要注意坐姿,你要用注意自己的脚下是否有一股气流在涌动,当把每一个音当成自己酝酿的美酒来回味,弹琴真的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难怪高人都说古琴是法器。
不知不觉,我这个用码字代替说话的方式,竟然让我在手机上留下了一大篇的文字。我想别人看了觉得定是无稽之谈,但我却敝帚自珍,因为这里的话,句句都是我内心深处的声音,没有虚伪,没有炫耀。
哈哈,我怎么偏题了,记得自己的题目是码字,不可拖延,怎么说到古琴上了呢?想想没有偏,没有偏,如果刚才心猿意马,如果刚才只是想,屁股离开乐凳子,不就没有这可笑的口水文了吗?不就没有完成每日给自己规定的功课么?
正因为自己码字,没有拖延,才有了结果。好,我这个这个庸人又来立大志,明天在固定的时间继续码字。因为码字,不可拖延。
2025年3月30日 郑丽玲随笔
《黄州快哉亭记》为苏辙佳作。苏轼文章精妙绝伦,弟弟苏辙同样才华横溢,兄弟二人双双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加上父亲苏洵,“一门三苏”均为大文豪 ,这般书香世家,让人拍手称绝。
文中“涛澜汹涌,风云开阖”短短八字,视角由下而上,瞬间勾勒出一幅开阔的动态画卷,将磅礴的自然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古人写景,文字精悍却极具画面感,我想,这正是古文独有的魅力。“风无雄雌之异,人有遇不遇之变”,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快,心境与眼界不同,对事物的感知便大相径庭。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二人都乐观豁达,不仅性格相仿,志向也高度契合。他们和张怀民能成为挚友,正是因为彼此志趣相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我们群里的老师,虽身处各地,却能相聚云端,每日抽出两小时共读共写。这无疑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动体现。
2025年3月30日 徐新云晨记:
最近读着《古文观止》中曾巩写的《寄欧阳舍人书》。我对曾巩的认知只局限在“唐宋八大家”之一,对他的作品以及其他信息,确实是知之甚少。对其他的“唐宋八大家”,我也只有简单的认知:朝代,以及一些著名的代表作。
读了《古文观止》,邓老师说了才知道,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都是江西人。说实在的,我对“江西”这个省份真的太带有刻版印象了,特别是两个称呼:一是“江西老表”,二是“江西小炒”。尤其是“江西小炒”,以其物美价廉深得老百姓的喜欢。
我们村子的周边在近几年兴办起了很多工厂,加上离义乌近,也就有了很多的外地打工者,因此村子里就有了第一家“江西小炒”。慢慢地,打工人越来越多,租房者越来越多,电瓶车和小汽车也是越来越多。那么“江西小炒”也就一家接一家,现在已经有五家了。紧挨我家左边的就有一家,右家隔四间房子的又有一家。人虽然多,但带来生活的方便也是实打实的。有时不想烧了,就到隔壁去点两三个菜,在家坐等着就好了,老板会送到我家来。吃完不用洗碗,直接送回去就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老板怎么也不愿意不放辣,少放一点也是要放的,这大概辣是浸在江西人骨子里的,不可更改,不可逆转。
去年我们参加系统组织的工会气排球比赛,因为比赛结束已经十二点半了,回校是肯定没有午饭了,所以队长就提议一起去江西小炒,他说保证大家不会后悔,吃了还想吃的。果然,我们一行11个人,还有6个是球场上生龙活虎的男队员,又是刚刚比赛结束,消耗大量体力,正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点了一大桌菜,有荤有素,大家都吃得可饱了,居然才花了不到300块钱。然后,后面的两天比赛中,中餐就都在江西小炒里解决了。又美味又实惠的江西小炒,真的是牛马们的最爱啊!
今年春节时,曾刷到过呼唤江西小炒赶紧回来上班的视频号,还刷到过江西小炒们回家过年时高速公路堵车的情景。不知道其实省份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千呼万唤江西小炒回来上班,解决牛马们的生活大问题。
再读曾巩的文章,竟觉得多了几分力气,估计是江西小炒给的力量吧。
2025年3月30日曾瑞云晨间随笔65
说明书
今晨早起读到郭鸣凤老师写说明书看到了当老师的不易,特别是当班主任更不易要与各课老师了解孩子学习及课堂表现情况,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同教。再读到邓老师让没完成作业的孩子写说明书,也看到小孩们学习之难,下课后上各种补课,很晚回家,很晚才的完成作业,做完还在加班的父母无法给孩子签名,孩子等到困得不行,看到邓老师拥抱孩子时,为邓老师全心爱孩子而感动。前两天好像也看杨利老师写孩子写说明书。
这段时间也不知为何,总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不由的泪如雨下。
何时变得如此易感了。
初次读到说明书有点蒙,不知道是指什么,后面看了孩子的说明书,既让老师了解到他们的状况,也让孩子自我教育,减少了师生间对干的冲突的矛盾,没有切嘶底里,没有顶嘴狡辩,也没有恶言相向,孩子的委曲也得于渲泄,而是各自心平气和静悄悄将所有矛盾处理好!
这个说明书太棒了。
也许不光可以用在孩子身上,我想大人之间也可尝试的用用,也许一样会产生妙不可言的作用。
2025.3.30杨慢慢杂记之生巧风波
上周,办公室同事跟我们分享了她老公从日本买回来的生巧。
生巧,何许美食也?我只闻其名,却不知其究竟,所以也是花姑娘上轿——头一回有机会见到、尝到。
一颗颗生巧呈小长方体状,外形与颜色都和正常巧克力别无二致。只是表面覆盖了一层可可粉,恰似给它披上了一件薄纱衣。
我对巧克力的感情平平,也没有过多的期待。摊开手,接住一小块,自然地放进嘴巴里,或许正因为毫无期待,反而觉得格外美味。此时旁边比我先品尝到的同事大声惊呼:“也太好吃了吧,日本人在这方面果然很厉害!”这句话好像给我嘴巴里的巧克力增加了别样滋味,我便细细品味起来,嗯,丝滑不用说,毕竟它的本质还是巧克力,那“生巧”的“生”体现在何处呢?是没有成熟的意思吗?我不禁疑惑。
细细感受,它的口感好像确实与常见的不同。它更柔软,如同嫩豆腐,又似婴儿的脸蛋儿。甜度恰到好处,散发着淡淡的可可香味。我也忍不住附和:“真的很好吃!”同事见我们都很喜欢,便又给每个人分享了一块。我心满意足的同时,肚子里的馋虫愈发闹腾起来。
这时旁边的同事说,让她表姐找一下国内受到好评的平替生巧(因为日本代购的都比较贵,她的表姐刚好是在快团团卖东西。),效率极高,两分钟不到,她就把链接分享了给我。我当时还没有决定要买,心里想着平替的口感或许赶不上正宗的日本生巧。
到了晚上,馋虫又出来叫嚣了,我不禁点开链接,买了一盒。
三天后,平替生巧到了,我满怀期待地吃上一块,果然,期待越多,失望就免不了。我吃了几块,觉得味道普普通通,便放进冰箱冷藏。
第二天托管,下班比较晚,到家的时候又冷又饿,想着赶紧做晚饭吃,这时,我想起了冰箱里面的生巧,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我麻溜地打开冰箱,抓起一块就放进嘴里。这一刻,昨天觉得普通的平替生巧今天如被佛光普照过,无比美味呀!我一口气吃掉了剩下的六七块,才满意地擦擦嘴。
品尝到了平替的美味,我的生巧瘾就犯了,那天品尝到的日本生巧的美好感觉又涌上心头,要不,买一盒尝尝?我跟自己商量。买吧,就尝一尝,又不是经常吃。
于是,我在淘宝找到了一样的,是别人代购的,但是我不知道那天吃的是哪个口味,也不好意思去问,我索性点了一个最保险的“原味”。
没想到,这物流速度真是惊人,今天我吃完火锅回来就收到了快递。呀!赶紧拆开尝尝,我小心地拆开包装,发现盒子里还包装了一个透明袋子,真是讲究。终于进嘴啦!咦?怎么这么甜呢?是不是我的味觉出了问题?再来一块,还是很甜……我当即决定,再也不会惦念生巧二字了……
唉!不禁让我想到朋友给我讲的鲁迅写的《社戏》,我们后来看了很多场戏,但再也没有如那天的精彩……我们怀念的,往往不是那场戏,而是那种情境那种心情和那时候的自己……
2025.3.30 赵艺随笔
前天晚上,我凌晨一两点才睡,结果第二天早上根本起不来,一觉直接睡到了八点多,就这么错过了晨读,心里别提多遗憾了。昨天我睡得稍微早了些,今早闹钟一响,我就立刻起床,进入会议室时,正好看到邓老师带着大家练唇操,接着是练唇颤音。以前练唇颤音的时候,我必须得用手指抵着两边腮帮子才能打出来,但是这段时间跟着邓老师练唇操,现在很轻松就能做到了,看来邓老师一直强调打牢基础,真的非常有道理。
今天晨读的内容是《道德经》第二十章。邓老师先是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含义,随后就开始带大家练习。让我又惊又喜的是,邓老师第一个就点了我的名字带我练。自己跟着练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唱得对不对,而邓老师耳朵特别敏锐,哪个音不准,一下就能听出来,还能及时纠正。就拿“荒兮其未央哉”这句来说,我唱完自我感觉还不错,可邓老师一下子就听出了问题,反复给我示范了好几遍,我才发现原来是把3音唱得比2音高了。要是自己闷头练,这个错误估计永远也发现不了。邓老师还耐心地带我练了两遍,我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最后,邓老师讲解了《黄州快哉亭记》。讲完之后,她本来准备请音色情感把握都是播音员级别的徐洁老师来读,徐老师因有事提前离线了。接着邓老师说请两位同学来读,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屏幕上打了个“1”,主动报名。之前读歌诀乐读的时候,我完全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感觉。但跟着邓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后,好像渐渐有了些感悟,就特别想试试。读完之后,邓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过我相信,只要按照邓老师说的,坚持默默诵读,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取得明显的进步。真心感谢邓老师的悉心带领与耐心指导!
2025年3月30日黄小娥晨间杂记:
确实,有些时候的灵感就要及时抓住,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不然时过境迁就什么都忘记了。
上周五其实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极其烦躁和紧张的一天。当天学校有仪容仪表和班级文化检查。班级文化早在两周前就已经布置好了。走廊和教室里面的布置,都是晚上四五个人一起忙活了两个小时完成的。由于班级所在位置的原因,当天晚上布置完,过了两天,周一到学校就发现很多学生作品从原来贴得完完整整变得散落一地。那天周一回到班上,我偶然发现墙上的作品差不多都掉光了,而且找不到原因。我心想应该是学校老师捡到收起来了,果然,等我回到办公室,作品正稳稳地放在办公桌上。我非常感激,就到处询问是哪位老师做的好事,一番打听后没有得到结果。下课铃响后,一位实习生老师走进来跟我讲,原来是她做的。我赶紧向她道谢。说起这个小姑娘,虽然很年轻,刚来我们学校实习,但是和老师们相处融洽,而且在老师们有困难的时候会主动帮忙。我曾经对她说:“莉莉,你虽然年轻,但我看你以后肯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跟着指导老师认真学习,还常和我们聊学生的事情,真的很棒。想着我曾经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可比她差多了。
聊完这些作品后,下课我又和同学们把它们重新贴回去。可后面几天都刮风,所以我们不断修修补补。直到有一天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我们班的作品遭受了最严重的打击。当晚,二班的班主任九点多还在学校巡查,他发微信说我们班的作品全掉光了。其实我当晚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睡得不踏实。早上起来看到信息,便早早来到学校,把掉在地上的作品一张一张捡起来,有的甚至已经撕破了,学生作品上的色彩也模糊了。看着这遍地狼藉,我的心里实在不是滋味。自己忙了一阵之后,班上的学生也陆续来到学校,他们见状便一起帮忙。因为第二节课就要检查,同学们第一节课的时候一直在外面修修补补,把原本掉落的作品一张一张贴了回去,我真的很感动,只是浪费了点上课时间。想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在周一的时候好好奖励那些同学们。这时,又有个情况,有几个孩子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的指甲忘了剪啦。”而且还不止一两个。这次仪表检查其中一项就是看手指甲有没有剪,这让我更加慌乱了。我明明记得要带一把指甲剪来,甚至计划前一天把那些家长没留意信息的同学挨个检查一下,结果还是忘记了。我痛恨自己这么粗心,到办公室问各位老师有没有指甲剪,大家都摇头。这时,那位实习生又帮了我一把,她说她有。只见她拿出三个指甲剪,我匆忙拿了两个,说等下还她。我拿着指甲剪问学生:“你们自己会剪吗?”他们一个个摇头,好吧,我就帮他们剪,一个一个把他们的指甲剪完。
这次班级文化检查也离不开卫生。教室前一天同学们根本没扫地,有很多纸屑,值日生也来不及扫。我放下指甲剪就投入到扫地当中。扫地过程中发现后面的柜子里有很多垃圾,都是平时手工剩下的。还有个同学说:“老师,这里有个大垃圾袋,里面装了好多垃圾呢。”原来是有学生把垃圾袋藏在柜子里了,赶紧扔掉。扫地速度还算快,五六分钟之后我们班就把地扫干净,把桌椅摆放好,迎接检查。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也要去投入到检查别的年级的工作中。一切都尘埃落定,昨天学校发布的检查结果显示,仪容仪表方面我们班没有扣分,班级文化布置方面获得了特等奖。看到消息之后,我马上给家委发信息,感谢他们的付出。其中有位家委全权负责班级文化的一些设计,才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所谓家校合作,真的很有必要。有了家委的帮助,使得我在教学之外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
2025年3月29日熊凤珍晨记一一
品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感兄弟深情
最近几天,我们在邓老师引领下沉浸于王安石、曾巩文章的研读之中。作为江西人感到自豪的是,唐宋八大家里,竟有三位来自江西。今天清晨,晓窗书会邓老师带学友们开始学习苏辙的作品,他同样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邓老师为帮助我们记住这八位文豪,还编了一句口诀:“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上句以欧阳收尾,巧妙引出下五位,而这五人皆为欧阳修的门生。
苏辙,是苏轼的胞弟。苏轼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均为传世经典。相比之下,尽管苏辙同样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可平日里,人们对他文章的研读却相对较少。《黄州快哉亭记》便是苏辙的一篇佳作,字里行间,满含对兄长苏轼的慰勉之意。
苏轼与苏辙自幼一同成长,二人不仅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更是文学道路上的知己。他们一同考中进士,在漫长的岁月里,常借助诗词书信,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生活感悟。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命运多舛,每当遭遇困境,苏辙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成为苏轼最坚实的后盾。
在《黄州快哉亭记》中,“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张怀民是苏轼的好友,两人一同谪居齐安。苏辙在文中赞扬张君在困境中展现出的豁达胸襟,实际上,这何尝不是对兄长的安慰与鼓励?这份跨越时空的手足深情,在文字间缓缓流淌 。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郭鸣凤日记
“在楼下,玉兰花前,我们愉快地拍照。阳春三月,玉兰花像是给天空写了一封情书。热烈而又恳切。硕大的花瓣仿佛停栖的白鸽,将已消的寒意与初醒的暖阳一同揉进瓷白的褶皱里。”
这是摘抄的文字,如此美丽的句子,作者一定是一个心思细腻,捕捉到美丽的人!但其实那篇公众号文有个非常独特的名字叫《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我想到了我们群里的这群人,每天清晨五点多钟起来,一起汇聚在腾讯云端,跟着敬爱的邓老师一起读书学习,这个时间可不可说也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努力!
“为读懂一则清谈,翻阅近十本书。这种锱铢必较、皓首穷经的钻劲、姿态,值得很多人学习。做学问、写文章,就该这种样子。
往深处钻一口井,泉水才会从大地深处喷涌而出。”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的脑袋里想到的是前些天,邓老师带我们一起读《孟尝君列传》时,也是翻看很多书籍,只为给我们讲清楚这篇长达三千多字的史记文章!当然最后那句“往深处钻一口井”也让我想到了《道德经》里的绝学无忧这四个字,不就是让我们往深处去掘井吗?不起眼的事情天天做,做到极致,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个湖南怀化女孩晓华就是把理发这件事做好,居然让她上了春晚的后台。那个非常火的酒店铺床的示范员,也是刻苦练习,让自己的铺床时间在缩短且变得有效!
可见世间的任何事情只要你做得与别人不一样,是好方面的不一样,那还有什么忧虑呢?
一点感悟,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
2025年3月30日小石头杂记
康华兰曾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购置了一辆豪车,却总是在车内忧心这个困难、烦恼那个问题,如此一来,实际上是司机享受了豪车带来的舒适;你购入别墅,却仅仅回去睡个觉,结果别墅反倒成了保姆享受的福利。所以康老师告诫世人,不要过于忙碌。这与邓老师所倡导的“慢一点,再慢一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我而言,每逢周末,便是给自己放松的时候。随心随性地看看菜苗是否又长高了一些,瞅瞅花草是不是含苞待放。这个周末,我和姑娘一起商量晚饭吃什么。妞提议说:“要不咱们做包子吧,好久好久都没吃自己做的包子了。”她还兴致勃勃地表示要做红糖馒头,我则负责做香菇肉包。
由于时间紧张,我们俩迅速开始和面。之后,妞去写作业,我前往超市采购香菇、肉沫和葱。考虑到晚上还有国画课,面团发酵的时间不太充裕,但我们还是决定按计划行动。用红糖和的面发酵得格外好,我把面擀开,均匀地铺上一层红糖,再卷起来,切成一个个小块,在中间轻轻划上一刀,然后放进小蒸笼里进行二次醒发。趁着这个间隙,我擀皮开始包包子,紧赶慢赶,先包出几个,好让晚上有得吃。
二次醒发的时间不长,很快就开始蒸了。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忐忑,实在不确定这次能不能成功。我和姑娘凑到蒸箱前,眼睛一眨不眨地往里瞧。看着包子和馒头一点点膨胀起来,姑娘兴奋得欢呼雀跃。
人总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如今的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似乎只有在学习或者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才能感受成功的滋味,可还有很多孩子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正因如此,现在大力提倡劳动教育,我深感十分必要。尽管孩子步入初中后,学习节奏很快,但我还是希望姑娘能有一些闲暇时光,参与美食制作,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晚安[玫瑰][跳跳]
《东江秀田学府赏怀》
东江秀田学府,
踞于粤北新丰,
此地享粤之“香格里拉”美称。
余居于此,
观风云变幻,烟霞明灭;
望日出之际,光芒破雾。
沐乾坤清朗,心旷神怡,
欣感慨系之,实乃快事也!
此间
山青水净,滋养学府。
人文荟萃,蔚然成章。
斯府斯景,钟灵毓秀。
启智育人,诚乃胜地也!
(今晨读苏辙之文有感而闲吟成文几句,"学校"古语为"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