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谈论CPI指数的时候,其实需要一定的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就更好了。
如果一个地区CPI相对于上年同期上涨了1.5%,概括和简单地讲,意味着这地区居民的将需要多用1.5%的资金去购买原先他们想要购买的生活物品,不然就代表生活水平变相的下降了。
这里有一点比较重要了,中国的CPI指数是由八大类生活物品和服务组成,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说这个指数上涨了,具体还需要看看,到底是哪一个大类助推力量较大,和是否你真的花掉了大部分你的月支出在这个大类上。
如果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助推指数上涨了1.0%,倘若作为咱们年轻人,根本很少去医院获得该项服务,所以他上涨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生活水平根本就跟原来一个样。
CPI指数上涨,其实就代表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因为人们实际购买力的相对变化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偏好和财富组合。
CPI指数上涨得太快了,比如超过3%国际公认的警戒线,那么就意味着实际购买力转移较为严重了,当然那些财政赤字较大、债务较多的政府往往想要一些温和的通胀来剥夺他的公民了。
CPI指数在经济运行稳定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需要保持在0-3%这个区间的,这是经济能够增长的必要条件,否则过低的CPI指数可能让人们担忧通货紧缩、经济下滑的的风险。
经济要增长,意味着社会活动中的经济交易将更多,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需要投放更多交易媒介——人民币到社会中促进交易便利。
当然如果货币增长量刚好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一致,那就完美地不会出现通胀什么的,物价跟之前没什么区别的。
不过问题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方和其他机构和个人作为货币需求方,往往会互相有预期对方的将来行动来进行博弈,以第一时间争取到策略来利好自己。
所以,可能在中央银行准备投放货币之前,其他机构和个人这个市场已经察觉到央行可能的行动,他们就先央行一步把即将贬值的人民币抛到市场中去,当央行真正开始投放货币时候,已经于过剩货币的市场就开始消化不了央行再一次的投放,所以可能出现高速的通胀而难以遏制。
至于CPI指数上涨1.5%,如果你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被削弱(比如前面提到的,你并不消费医疗服务),工资相对于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不变的。
当然,如果水果、蔬菜类生活必需品上涨了,那你还得具体看看,他们下面的小类中哪些实际上涨了,哪些实际上是下跌了,然后你就可以购买哪些下跌了的而不是上涨了的,这样你的货币工资实际购买力也没有下降。
这里强调的,其实就是当这个CPI上升时,我们需要看是所有生活物品和服务都上涨呢?还是一些种类上涨而另一些类别下跌呢?
当CIP指数上涨时,是因所有种类都上涨了,那就确实代表你的货币工资已经被剥削了,Wage/(1+1.5%)就是你的真实工资了,此时代表你的预算就需要有所节制了而且生活水平下降了。
但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倘若所有种类都上涨了,你依然可以选择那些上涨幅度相对较小的而且能够替代你以前所购买的的物品和服务,这样你的生活水平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只不过你的选择自由被制约了。
当然CPI指数上涨,并非意味着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自己的财富被转移到其他个体那里。比如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了,这可能就意味着那些老年人的财富被转移到医疗服务提供方以及药品供应方。
其实社会经济活动始终是一个连贯的圈子,比如CPI指数上涨时候,很多可能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信号,而且企业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方也剥削了那些购买他们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加价),所以股票市场很上涨而推动居民个体的虚拟财富(股票、债券等)。
而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就可以获得这部分资本收益,使得他们的财富增值速度大于通货膨胀到来所引起的购买力贬值,他们可能觉得这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顺便说一点,为什么CPI指数上涨时候,企业加价的反应很快,而工人的涨工资的事情就会滞后企业的加价行动。
当通货膨胀到来时候,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反应很快,他们立马根据通胀的比例进行加成定价,所以他们的物品或服务就开始上涨了;
这个时候的工人想要去够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时,发觉某某产品和服务突然价格比原来高了些,而且比比有些同类产品和服务价格要高,他们一般还是会选择这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他们面临着再选择的一系列交易成本(搜寻其他产品,有质量不够好的风险等)。
他们会误认为这是因为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加改进而引起的加价,而没有意识到是全社会的通货膨胀导致的涨价,这就是认识偏差及市场分割还有市场交易成本所导致的,工人工资上涨一般滞后于物价上涨得部分原因。
要知道,如果劳动者没有工会组织,而且社会上的失业率也比较大,再者工作的可替代性相对较高时,企业即使知道通货膨胀很厉害,也不愿意给工人增加工资的,因为公司门口之外有很多的等待着接受低工资就业的摩擦性失业者。
不过,也有很多公司愿意开出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目的是增加那些工作不带劲的工人的被剔除的机会成本,因为一旦失业了社会上的平均工资远远低于曾经的公司,这就是所谓的“绩效工资”。
最后,如果当你比较历史数据,认为通货膨胀确实蚕食你的工资了,那要问问当下国家会不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居民储蓄推动国家资本形成进行投资。
如果国家经济处于低速增长了,那国家央行和财政部都会通过他们的工具来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如若在这种情况下碰到了较高的通胀率,那国家的政策就会自相矛盾而需要改革了。
一方面,是通胀率导致的居民不愿意持有人民币现金了,都跑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去吹涨泡沫,系统性的风险是相当的大;
另一方面,是低迷的实体经济使得企业不愿意开工生产,导致大批的失业和银行欠款,这样的国家风险也很大的。
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络作者